老赵还是你大爷(写于两年前)

我要感谢央视这个舞台,没有央视20年的春晚他没有今天的赵本山. --赵本山
一部剧诠释了什么叫“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成功不了”。 老赵是经历了多么多的磨砺才有今天的地位,相比于春晚(还有老赵的时候)上的金句和一针见血地对现状的总结,老赵更想把他从一个农村山沟里出身很苦的草根逐渐登上大雅之堂(春晚不算)的切身经历平民化,像从土里剜出来洗吧洗吧就放盘子端上来的那种原汁原味呈现给更多的人看,当然实话实说春晚的越来越北方化甚至东北化,也是大多数南方观众吐槽的主要原因
“结婚前儿都上东北吃喜糖来,昂!” 这是老赵首届春晚小品《相亲》的最后一句,从此开启了一个“本山时代”春晚(我编的词),每年三十晚上一家老小必然坐在,站在,蹲在电视机前等着老赵,一般十一点左右上场,看完老赵一家人才开始煮饺子,吃饺子,唠着老赵带给我们可以念叨一整年的流行语,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开着那些流行语的玩笑,说起来都快20年前了。
一个老实巴交,蔫了吧唧,不惹事儿的农村人,进城打工,在半拉黄昏恋的拉扯和孩子即将步入人生第一阶段的夹缝中寻找着自己的位置。挣钱,生存是他走下去的直接动力,别说什么“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老母鸡汤话,老赵就认只要我老老实实挣钱,本分做人,勤劳致富,老天有眼,我们看剧中受欺负时的老赵和认倒霉时的老赵,完完全全的两种心态,认死理儿的人容易固执和倔强,不能说这是眼光狭隘,这种人的闪光点往往是被自己隐藏了,其实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活成老赵这种“实在人儿”。
侧面看这部剧,其实娓娓道来的成分更要多一些,而浓缩出的东西基本都用到春晚上去了,回头再看那时候的老赵,好像他不只是想把生活拆解开看,整个故事更像一出生活秀,酸甜苦辣还得自个儿品味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小张同志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