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留书,梦醒,可缓缓归矣。

心心念念等了两年的剧,就把豆瓣的第一条长评留给《枕上书》吧
倍速快刷了三遍,终于觉得可以有资格来写点什么,也算给这两年的等待画上一个句号。
(注意!本文很多地方会cue到桃花版,并非有意拉踩,只是同一系列难免被拿来比较一下)
一、演员
这部剧其实最大的卖点应该就是桃花演员原班人马了吧,甚至可以说一开始点开这部剧的观众大多数都是抱着情怀来的。路人粉简单评价一下各位演员的演技,粉丝不喜勿喷。 帝君:80分。光哥这两年来的演技一直在飞速进步,我不怎么关注光哥的消息,但也从营销号对《翻译官》的吐槽到鹧鸪哨的惊艳再到这次枕上书一路看过来,不得不说光哥已经是一名合格的演员了。对我来说,从一开始追桃花就是为了东凤。高伟光之后再无东华,及格线上的二十分是加给高伟光演的东华。这次的三个角色虽然不说每个都演得很好,但是基本的人设都立住了,各有特点。 凤九:85分。热巴这次的演技肯定是及格了的,至于及格线上多少分就各凭喜好了。其实在我看来整剧下来综合评价应该是80分,作为凤九的part是演出了小狐狸的灵动和娇憨。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阿兰若。阿兰若的坚强,淡漠以及一点点的爱而不得的心酸都被热巴体现的恰到好处,因此在我心里又加上了分。 小燕:90分!子阑完全没让我出戏!而且我一开始是很不喜欢这个角色的,总觉得有点痴痴傻傻,没想到导演选人选的这么合适,子阑细皮嫩肉皮肤白,想来嘉行四子里也没谁能比他更合适长相貌美如花的小燕壮士了。虽然在面部表情上没有什么出彩的,但是小燕走路的身形很用心。没啥期待反而更容易让人惊艳。 其他演员——男性角色:司命瘦了好多,戏份也少了,有点可惜,70分;连宋发挥稳定,角色撑起来了,80分;重霖应该是嘉行的人?戏份偏多也正常,演员表现过及格线了,不会过于抢戏但是也不大出彩,可惜就是最后两集剪得太累赘了,这个锅给导演吧,60分;迷谷换了,有点呆呆的,好在戏份也不多,50分;折颜演员长得太年轻了,有点跳戏,60分;最最最最可惜的就是白真,唉于朦胧怎么就请不来呢!本颜控心碎。 其他演员——女性角色:姑姑回来了也是本剧的一大卖点,虽然微博上对ym毁誉参半,但是只从观众角度来说我对她还是很有好感的,一开始还担心她不会出演了没想到最后还是来了,没有多少剧情就不评分了;三个女反派里我觉得缈落演得最好,小说里对妖尊描写不多,但是这个演员把缈落诠释到了90分吧;知鹤戏份不多,但是人物算是撑起来了,70分;姬蘅只能说缘分没到吧,应该也是嘉行的人?明显想要捧她,可惜戏份一多了就容易立不住,演技应该跟知鹤半斤八两,可惜观感不行,60分吧;成玉也很可惜,因为桃花版的太深入人心了,珠玉在前就不大得观众缘了,对于剧来说支线立是立起来了,但是没怎么起到助攻的作用,70分。 其他演员基本是从桃花过来的,没什么好比较的;最后再夸夸两个小演员,表现不算出彩但是也未来可期,但是小朋友演技不能要求太严格,更多还是要看导演的把控,也只能说剧组选角选的还不错。
二、服化道
(写得好累啊我这个人又啰嗦又有强迫症还有一大堆吐槽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写得完没咋用db能不能像知乎一样过段时间再来写啊哭了) 本人菜鸡观众一名,没啥专业知识,全是个人观感。 妆发:总体还行,70分。 帝君羽化前虽然嘴唇发白但也没有太夸张,还不错,秋水毒蛮吓人但也蛮用心的;这次凤九的妆有点不太行,某些场景和角度看法令纹有点深会显老(森气!就不能好好打扮一下pljj嘛!);其他人的妆都还挺不错的,至少挑不出错处;夸一夸魔族的妆,虽然有眼线但都不夸张,缈落的妆蛮贴合的,姬蘅他哥的眼线也恰到好处(此处应有光哥之前演的那个魔尊图)。 服装:我觉很布星!要吐槽!总体60分。 帝君的服装我真的很!怨!念!小分要给40分!紫衣银发本来就很挑,头发很难做出效果,那就应该用服装去配合啊。结果里衫全是白的就很俗,外衫还挑偏冷的紫色就显得头发没啥光泽。还有在阿兰若之梦里的白衣服,虽然加了花纹,宽袖的款式也不错显得很贵气,但是头发是白的啊!从头到脚一身白!演员还是个在浴桶里白的反光的家伙!好在阿兰若之梦不是冬季,不然帝君直接可以隐身了。想起来也只有在天宫英雄救美时百褶裙那套好一点。 凤九粉色的衣服都不错,但是青色那套人设上会跟姑姑有点撞了;凡间的服装倒是还不错,特别是封后大典那套我爱了;帝后那套就soso,没有想象中的惊艳。 这部剧服装风格好像整体都偏仙,就全是那种轻飘飘的纱,没啥光泽。我其实蛮喜欢桃花里司命那套,还有帝君的深蓝色内衬,毕竟是天宫里的人嘛,总归是要贵气一点才好。总体来说是能看得出来花了钱和心思的,可惜成果不大尽如人(我)意。 道具和布景:天宫这次的风格就很奇怪,这种白白的方方的建筑就感觉很欧式,搞成了印象里西方梵境的样子。中国人古代都是红木啊啥的,应该按照桃花里天宫的风格来布置比较好。但是桃花里太晨宫着实有点寒酸,对门竟然还有一个宫,就很像四合院;还有池塘和议事厅也比之前有改进,桃花里帝君坐的地方也太寒酸了,枕上书好歹来说是花了钱的。青丘外景就挺不错的,两版我都喜欢,桃花版清秀,枕上书版大气。
三、剧情
这个我真的要好好吐槽一下,剧情真是......让人一言难尽。你说好吧,又很多槽点;但你说差吧,又有很多地方改动后比小说更合理。而且最关键是它不是那种,比如前二十集改得好但后二十集很差,整段整段的这种;而是像在天宫里上一个场景还挺正常的,下一个场景就怪怪的这种...就很迷。 首先,在唐七写枕上书的时候的确是虐文当道的时候(参考同一时期大火的步步惊心,也是这种相互误会最后生离死别的类型)。但是哪怕在桃花版播出的17年,这种类型的文风和人设都多少有点过时了。 但是也不得不说,有些东西虽然会过时,也有一些梗(或者说情节)总是能戳中人心,比如英雄救美之类的。基于此点来看,桃花版的东凤线(支线)改编的是蛮成功的,编剧不全是生搬硬套了小说,而是重新立起了两个人设,然后提炼出各个情节的大框架,再配合了主线的时间线进行填充。许多人在完结后对东凤念念不忘,观众对枕上书的呼声甚高,就是改编成功的最好证明。 在桃花编剧的衬托下,枕上书编剧的工作成果就有些不尽如人意了。虽然编剧也为了迎合当下市场对男主人设进行了改编,让主线情感发展更加顺畅合理了很多,但是!在台词上为了贴合原著而疯狂地照搬原文和疯狂地给男女主塞内心os真的很!奇!怪!!!有些场景和场景之间没有合适的剧情衔接也显得很突兀。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人设立住了这部剧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对于男主来说,书版的东华就是一块冷冰冰的石头,不是不爱,只是爱的太儿戏,太浅薄;桃花版的东华则真真是一个挂在画像上的神仙,爱得隐忍深沉,因此格外动人;枕上书版的帝君则是现在女生喜欢的那种,表面冷冰冰的男人,内心里住的却是个爱耍赖的小男孩,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才让这个人设显得愈加丰满,也才撑起了整部剧的半边天。而枕上书版的女主感觉好像较小说来说改动不大:虽然勇敢追爱却不算鲁莽,进退还是有分寸,守住了尊严的底线;与桃花版一直疯狂地打直球、哪怕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形成了对比。只能说电视剧版的两对人设虽然各不相同,但一个锅配一个盖,恰好都是最合适彼此的。桃花版是缘浅,全靠女主去争的份才成一对;枕上书版才是缘深份浅,遇到了就立马喜欢上了都不叫有缘那咋才有缘,眼缘也是缘啊。 人设是根,如果立住了,再加上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场面,后续的产出就不愁了。毕竟56集的剧从头到尾细看一遍也就够了,再回味也都是以高光时刻为主了。微博上很多人说有很多期待中的名场面都被删了,但是我觉得就整部剧来说名场面已经是不少了的,制作方可能终归有自己的取舍吧。(说到这有点心动,想自己搞一个名场面top10,官博那个有点敷衍来着。) 剧情方面差不多就是这些吧,除了男女主之外的剧情我是觉得把妖尊改成了魔尊这个比较好,让整个魔界就能够有一条线串起来了。很多人都讨厌姬蘅,我是觉得反正小说里的姬蘅就已经很不讨喜了,再到剧里我也不觉得能讨喜到哪去,对她无感吧。
四、其他
(总感觉还有很多零零散散的想说,一时间又想不起来,干脆全都丢到这里吧。) 配音:感觉这次杰大的配音有点有失水准啊,很多地方感觉有点...用力过猛?就有些地方不应该用那种很撩的语气还刻意停顿。反正就觉得怪怪的,有点可惜,没给人物加分反而还扣了点分。乔诗语这次配的不错,凤九和阿兰若都很贴脸。小燕好像是杨天翔?把满口“老子”配的挺好的,不突兀。 打戏和特效:打戏牛逼啊,这部剧的打戏都既有力量也有美感,特别是东华的蓬蓬裙转圈圈,帅。场景特效还算逼真,打戏特效也是帅的(星光结节里对打的特效加鸡腿),但是必须要吐槽一下小狐狸和帕子,小狐狸本狐很可爱,帕子本帕也不错,但是把凤九丢到一团光晕里面做动作念台词就很奇怪了,有可能是资金问题做不出来?感觉直接配音加动画特效就好了。 音乐:单曲里面《缘字书》和《枕边人》都是听一遍就爱上了,词和曲都很贴剧;《偏偏》的话有点抖音曲的感觉,多听几遍也还凑合;《心欲止水》真的欣赏不来,曲也不行词也怪怪的。bgm里面最喜欢帝君每次出场的那首,帅!炸!了!爱了爱了(现在还没有官方版,有一版叫《帝君来了》但是好像对比了一下跟剧里不是完全一样)
从官宣到开播差不多正好两年。感谢投资方爸爸和各位工作人员,圆了我们一群人的一个梦。

不管中间有多少波折,这一趟旅程终归是要画上句号了。虽然在我们心中小破书还有很多的不完美,但是人生本来就有很多不完美。也希望我们爱着的他们,以后能在更广的天地里有所作为,大家都能在更美好的未来再见。
(2020.03.12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