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七杂八的一篇没营养的随想

昨天深夜看完这部剧,感慨万分,奈何第二天要早起上班,只好关掉手机早早睡觉。然而一夜翻来覆去,辗转难眠,,脑海中一直断断续续出现关于这部剧的一些感悟,差点感动自己。
看完剧一直想起《知否知否》中曼娘的一句话:“是啊,我是对不起你,可是现在的我能怎么办,我总得为自己找个后路活下去吧。”当时她处于被曾经心爱的人唾骂的境地说出来的,当时我就想,这人怎么这么不要脸,心理素质能这么强大,难道她都不会愧疚或者后悔自责的吗,她为什么还能对着之前对她无微不至的顾廷烨说得出这样的话。可是后来我却觉得,这应该奉为所有内心自卑得不到肯定的人的一条人生信条,是啊,事情已经这么糟糕了,不管是不是我自己本身的原因造成的,也不管周围的人是怎么厌恶我的,我总得为自己着想为自己谋出一条生路吧,你们都已经那么巴不得我死了,只能我自己帮助我自己,自己爱自己吧。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坏人为什么总是比好人内心强大,难道坏人都不会内疚吗?最后有一句话让我觉得很豁然开朗:“因为坏人从来都不觉得自己坏,他们自我价值认知一般都很高。而自我价值认知高的人,一般会把他人价值看得很低,反之亦然。”因为价值观和主流价值观的不一样,导致他们不会过多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在一方面看来这样的人是自私的不懂得为社会奉献的,然而如果他们不去做坏事的前提下,这样的心态就是不敏感,不庸人自扰。而曼娘正是用这样的心态和思维方式说出了这句话。
常常过多去想一件事,或者越从表面的表现运用世俗的观点来看,越容易陷入死胡同,特别是对于敏感自卑的人来说。敏感如陈韵如,她自卑敏感,过度在意别人的目光,扮演着自己在学校的角色,在家庭的角色,因为太害怕别人对她的评价害怕失望,所以干脆不说话(这一点和我很像),但是这样用我刚才看到的理论来说,就是把自我价值认知放的太低,而他人价值放的太高,总是害怕没有回答到别人想要的答案,害怕成为不了别人喜欢的样子,想东想西,而父母的重男轻女,弟弟的冷漠轻慢,同学的疏离冷淡让她早早就种下离开这个世界的想法,她不会像曼娘那般发出“那我还能怎么办,我总得继续活下去吧“这样的话,如果最后被逼到悬崖边缘,她能做出的也只有放弃自己,成全他人。说到底,这种人都是内心特别善良柔软的,不然的话,怎么会有失望。还有另外一点就是,她的价值观体系,并不像我前面提到的曼娘或者坏人那般,那般有十足的固执认定自己价值观体系就是对的勇气,也就是编剧所说的自我认同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那么固执地认为普世所认定的价值观就是正确的?所有人都在赞扬那些热情开朗,活泼可爱,美丽的闪闪发亮的男孩女孩,却很少有人坚定不移让你相信,即便是你性格孤僻内向,不善言辞,那也没有关系,拒绝标签,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也许这种价值观是经过历史考验与人生经验,所以长辈告诉后人,你只有这样你才能过得更轻松更快乐,你的人生才会一帆风顺。然而,这样的人,却不是我们努力再努力就能做得到的,因为外向的人不需要伪装就可以轻轻松松做得完美自然,而我们内向的人需要费尽心思最后反而演的拙劣尴尬,倒不如让我们轻轻松松做好自己。我虽然孤僻不善言辞,可是我仍然心疼无家可归的流浪儿,虽然我内向不爱说话,可是我仍会在需要自己伸手的时候奉献自己一份力量。
再说说如果我是陈韵如陷入她那样的困境会怎么做。先说李子维吧,这种阳光治愈帅气的阳光大男孩必定会成为众多女同学明恋暗恋的对象,以我的性格我是做不到像陈韵如这么勇敢直接就和他表白的,更何况一开始就知道他是在帮兄弟当僚机,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男的,因为不会感同身受所以无法理解我的很多行为,因此我会害怕被他发现奇怪的我,就算心有好感也只会远远看着或者远离。所以说实话,我会更倾向于学霸型莫俊杰,学习成绩又好又贴心,关键是能够感同身受,而且又比我多一点温暖多一点乐观。再次,像在班上没有一个朋友这个问题,我似乎有那么一段期间也处于这样的境地,以主人公现在能做的只能好好学习,这不高三了嘛,好好搞学习吧,朋不朋友的也没办法了。如果确实没办法做到心无旁贷,可能要求转班,再不行就离他们远远的。关于弟弟,如果无法改变也只能通过考大学选个远一点的好大学,然后改变自己的装扮穿着,努力兼职赚钱。有句话说得好,你必须要更努力才可以离开你讨厌的人和事。
总的一句话,都这样了,总不能让我无路可走吧,如果真的眼前无路我只能选择自己开辟出一条小路了。也许我会羡慕原来不同性格的自己能那么轻易得到男神的青睐,但是也只能默默安慰自己,这一切都是命啊。如果无法改变性格,就好好走自己这条布满荆棘的小路吧,别去羡慕别人的捷径,也许你的路上总有只有你才能感受的到喜悦而走捷径的黄雨萱无法得到的风景。她的风景虽美,然而再美,不是你的,你又何必庸人自扰,自找烦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