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么爱这个世界呢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昨天熬夜刷完了《想见你》,梦里全是李子维、莫俊杰、陈韵如和黄雨萱。我需要写下我的感受,让我自己走出这部剧。
故事形成的时空闭环十分惊艳,我刷剧之后看到有知乎大神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如果不是最后黄雨萱打破了陈韵如的结局,这几个人还是会不断循环往复,爱上、失去、想念,永远不会结束。可真正打动我的,不是黄雨萱和李子维的爱情,毕竟王诠胜的深爱,其实来自李子维的得到又失去,而只有这样的深爱,才能唤起黄雨萱回到过去的能量——强烈的思念。这乌托邦似的爱情起点难以落进现实,光靠爱情,《想见你》也不会有这样的成绩。爱情故事的底色上,真正绚烂夺目的,是挣扎在故事中的他们,挣扎在生活中的我们自己。
李子维,先说说这个工具人小哥哥。好多评论说喜欢同性的王诠胜是工具人,他只有跳海自杀前那一段人生,和主线基本没有什么关联。但其实整个故事里,美好到不真实的李子维才是推动故事的工具人,他的闪闪发光,是编剧给我们沉寂的生活编织的一个美梦,所以他必须足够美,才能让黄雨萱,让陈韵如,让我们念念不忘。而许光汉真是个宝藏男孩,他真的知道如何展现李子维的魅力。
莫俊杰,这个故事里我最喜欢的男孩。我这样胆小的人,不会敢相信李子维的存在,却能够被莫俊杰打动,被莫俊杰温暖。他才不是想要做拯救者,他是真的爱孤僻的陈韵如,也是真的懂陈韵如的灵魂。他对陈韵如的心意,对李子维的友谊,从头到尾,坦坦荡荡。他和机场决意赴死的王诠胜(当然也是李子维),让我看到少年的孤勇和执着,让我动容。
陈韵如,让我心情复杂的陈韵如。她有一个做酒家女的妈,一个叛逆从不会表达爱的弟弟,她才只有十几岁,她如何承受这一切?她的孤僻怪异怎么能全然怪罪于她?然而看剧之前,我早早知道她是自杀,就代入了上帝视角,在她身上感受到了强烈的自私。她和黄雨萱共享记忆,她能看到黄雨萱看到的一切,所以她知道母亲虽然重男轻女,但是依然爱她。她知道弟弟的叛逆,是想让她也一样被爱。她也知道莫俊杰温柔地爱着她。不仅如此,她还知道结局,她知道她的死会造成所有人的悲剧,就算李子维不爱她,黄雨萱根本不理解她,这两个人对她而言死不足惜,可莫俊杰呢?她知道莫俊杰会为了让她被记住,坐了9年牢然后自杀,她也可以无动于衷吗?她知道这一切,还是选择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这让我怎么能接受?
如果她能够分出精力去真的尝试理解他人、爱护他人,而不是妄想用怯懦可怜的样子去换取关注,就不会顾影自怜自怨自艾。她以为母亲、弟弟和同学的改变是因为他们喜欢黄雨萱,而不肯承认是自己原来的过分退让的方式让对方不自觉地不尊重自己。她渴望世界的关注,而她却只关注自己,这也是她的悲剧的完整闭环。
然而,当我看到她自杀前的自白,我却没有办法再讨厌这个女孩。就像她自己说的,她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要叫她再努力一点?她只有十几岁,她没有办法找到正确的方式去面对这个世界,这又有什么错呢?我们的一生,又有多少人能找到从容面对自己、面对生活的方式呢?
黄雨萱,最后说说这个坚韧的女孩。时间带走了岁月,而她停在原地。每一个人都和她讲会过去的,会忘记的,会好起来的,有什么呢,不过是失恋而已,不过是失去自己的男朋友罢了。可两年过去,她就是没有办法忘掉王诠胜,她甚至不肯承认他已经死了。她勇敢又坚强,聪明又独立,她用二十七岁的心智,能够面对十八岁的陈韵如无法面对的问题。可即使这样,她和孤僻的陈韵如有什么不同呢?她对这个世界也有过分的期待,她要世界把她死去的男朋友,还回来。
是不是很可笑?年岁不过虚长,人人都有奢望。可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走出去呢?为什么一定要好起来呢?就接受有些人有些事我们无法面对,或许是另一种放过自己的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