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的自卑产生过分的自尊

村里下任务养猪。农民自己是吃不起猪肉的。大锅饭里也不放多少油水。猪肉是给解放军吃的,是给城市户口吃的。给他们吃就吃,可养猪就要有猪饲料,公社允许每户多分4分地种猪草,根本不够喂猪的。孙少安问,这是喂猪八戒呢还是养林黛玉呢?
孙少安是村里公社大队的一组队长,喂猪的事情别人不愁他得愁。他私自给大家多分了山梁上荒着的地,并入农民的自留地,确保猪不跟农民争口粮,好让农民可以放心养猪,完成国家交下来的任务。在GM年代,他这么干是FD的。
孙少安和支书的女儿润叶是青梅竹马,润叶在县城教书,但支书想让润叶嫁到县城里和县城里的中层官僚家庭联姻。润叶和少安互相思念经常来往,村支书不满。为此去革委会告了孙少安给农民偷分荒地。这是破坏GM生产,走ZBZY道路。孙少安为此挨了三天批斗。
穷,还不能凭力气致富。原本他以为自己可以拼命干活让润叶过上好日子。现在孙少安对一切都失望了,也接受了这让人失望的一切。他认为人只能按照自己的身份追求身份对等的幸福。面对黄土看不见希望的他觉得给不了润叶幸福。离开润叶去山西找了媳妇。

过分的自卑总是表达过分的自尊。
《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安有点像《大江东去》里面的雷东宝,与之不同的是,雷东宝没有沉重的自卑感,雷东宝敢娶宋运萍。
这么比似乎不公平,孙少安当队长的年代比雷东宝当支书的年代早几年,早这几年对于中国的亿万凡众来说就是阴阳两重天。
在1975年面对村支书女儿~城市户口的在县城教书吃商品粮的润叶,农村户口手里只有几亩地家里几年吃不上一次肉的孙少安有足够的自知之明,不敢和县里革委会的儿子~在县城政府当司机的李向前竞争。
比起来,宋运萍是个连大学都没资格上的臭老九的女儿,自己考上了大学都被村里欺负的自己放弃不上,苦出身的雷东宝没有理由怕自己阶级地位比她低。
身份,在那个时代的中国永远提醒着中国农民。(《大江大河》、《大江东去》、《艰难的制造》笔记: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0226948)
这不是爱情故事,这是一个阶级高于另一个阶级的残酷现实。事实上,人造的理想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与自然形成的社会相比,它以更糟的方式以人为的行政、制度的方式创造了新的YP,最底层的农民阶级被制度牢牢的捆绑在了社会的最底层,一动不得。
这么看起来以金钱为衡量标准的社会是最不坏的。孙少平如果在今天,什么书不读只要有力气去深圳打工送外卖货拉拉,随便可以拿到一个月万把块的标准工资,不和别人比只和自己比,润叶和他的生活也一定可以越过越好。但在那个时代他毫无希望。连恋爱都不能平等的进行。有力气没处使不敢使,国家如此,国运如此,平凡人怎么与国家政策、行政力量相较量。你不能怪孙少平自卑,换你也自卑。

“生活是一把大剪刀,它要按照自己的安排剪裁每个人的命运”。
孙少安的弟弟孙少平喜欢的~爷爷是地主、被同学排斥、主动接近干部子弟顾养民到毕业时可以让其父母给安排县里工作、毕业时因为穷去偷手绢送同学的郝红梅也只是一个以农民身份在县城上学~拼命对抗自己阶级的小人物。
其实除了因为行政力量导致的制度优越性,城市里的生活也并不比农村真正美好。在以正义理想为前提的制度设计里,容不下任何一种错误。太多人盯着你不愿给你Second chance。在那个时代城市里周围人群的挑剔目光充满陌生的恶意。
孙少平在县城高中毕业期间救了一个曾经害过他的瘸腿女同学,她爸爸是供销社的,请他去家里吃饭只为促进孙少平和他瘸腿女儿的关系,顺便安排他这个农民一个城里的工作。

内心强烈的自卑会对外产生强烈的自尊。孙少平和孙少安两兄弟对外都用旁人难以理解的拒绝来表达自己的自尊。
田福军是县里革委会的二把手,在基层调查农村情况,最穷的村子已经有人吃观音土了。他在革委会的会议上发言,1953年村里亩产900斤,到1975年农村平均亩产400斤。农村的RMGS化已经快20年了,1958年到1976年人均口粮350斤,有200多个大队的人均口粮连300斤都不到。粮食产量确实在倒退,但还是产粮食的,本来是够吃的。可粮食都被收走BZBH。基层过光景的粮就没有了,有的农村家里连续四天都没吃饭要死人了。田福军在GWH上因为这些发言被停职派去接受学习。

精神上的枷锁不仅仅只有政策制度上的施加,也来自人的内心。润叶和李向前结婚了,她以为自己的牺牲是为了保护田福军不被政治运动整治。其实田福军不需要她牺牲自己的幸福换取政治上的安全。早早放弃抵抗的孙少安是个瓜怂,坚持斗争的润叶即便失去了孙少安,也应该继续自由的寻找幸福,但她选择了另一种方式的自暴自弃。她在心理上已经早早被外界影响,牺牲自己用政治婚姻保护田福军是她给自己的套上的精神枷锁。
李向前娶了润叶,润叶不和他同床,几个月各睡各的。被逼疯的李向前强奸未遂润叶第二次。李向前自己有严重的性格问题,从家庭到社会都必须围着他转,在社会上炫耀自己的人都是期待社会上的眼光围着自己的人,而在家庭他也需要爸妈围绕着他,这种人一旦不满就无能狂怒,要不割腕威胁要不强奸未遂。以自我为中心,占有欲强,不停的麻缠润叶,才让润叶她爸有把握在村里发喜糖,才让家庭背景与之相差太大的孙少安早早断了与之竞争的念头,早早寻了媳妇。是他加速了这一切矛盾的发展。
几家人的悲剧是几个当事人的性格局限共同促成的,李向前是自讨苦吃,他怪不得人。
如果他当初不逼的那么急,几个当事人都不会决断的这么快。再多熬上两年DXP上台天下大变,孙少安这一身的力气和头脑有了用处,有了致富的动力和盼头,也许就会像雷东宝对宋运萍一样展现勇气敢娶润叶。那样的话就会少了这几家的痛苦。

话这么说,孙少安把李向前打倒在河水里,李向前反驳说,你孙少安这么有种当初怎么不敢娶润叶,你是个什么汉子?
李向前是对的。我们试想一下,假如孙少安不顾一切娶了润叶,两家人会过得苦吗?不会,润叶家里爸爸是支书,日子不算太难。润叶是城市户口拿工资吃商品粮,可以接济孙少安家,不仅家里人可以每月吃上白面,还可以吃肉。熬过两三年DXP上台推行改革,孙少安就有像雷东宝那样致富的出路了。一切都不会比现在几家人过成这样更差。没有心理上的痛苦,一切只会更好。
但是,这不是苛责当事人的理由,我们并不身处那种人与人相处不平等所造成的社会压力之中。我们没有真正的体会。
在人造的理想社会下,政策决定一切,官定政策,所以芝麻大的官都有人毫无底线的进行争夺。孙少安的爸爸偷偷参加队里安排下半夜卖粪,却被内部人安排他儿子孙少安下半夜巡逻,让儿子抓爹没脸见人,好让孙少安当不成一队队长,以后也当不成双水村支书。村里集体有小斗争,另一边全国性大旱,县里几个村严重缺水,上游的村子为了活命拦了水坝,下游的村子为了用水去豁了上游的坝。
可见,同一地区同一阶级的人也有足够尖锐和对立的矛盾。阶级靠政治消灭不了,基层上人们生活上的矛盾也不是靠YD能解决的。

本片的片头写道,献给所有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想要让千千万万的年轻人怀揣梦想,给予孙少安这样的年轻人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和梦想的勇气,不再制造个人和家庭的悲剧,必须松开政治和人心上的人造枷锁,必须松开ZD上人为造成的人与人的不平等。
十一界三中全会后,联产承包开始试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基层施行中还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分田到户,一种是分田到组。孙少安他们一队一开始搞得是分田到组,队上一些老弱病残的家庭还可以得到集体照顾。集体的农业用具和牲畜推迟分配,慢慢推进。二队金家在一队搞了一年分田到组后眼红了,不再坚持公社生活而是搞比一组更激烈的分田到户,在分配中二队领导完全没有考虑周全就展开分包,导致二队村民对国家和集体的生产资料进行了哄抢和破坏,有人一边破坏一边说不分给我就让别人也用不成。 文革后对一批即将恢复工作的干部不予承认党籍,不予承认党籍的重要性在于,党员干部,党在前干部在后。不承认党籍,你的干部身份就保不住了,之前那么多年的工作经历也得不到承认,作废了。 故事里是一个又一个的事,生活有多少苦难就有多少甘甜。李向前、孙少安、孙少平以及他一家男丁还有故事里所有的人物在心理上都有这各自的自卑之处。《平凡的世界》可以改叫《自卑的世界》。
PS:前25集影评,暂时到这里。
﹉﹉﹉﹉﹉﹉﹉﹉﹉﹉﹉﹉﹉﹉﹉﹉﹉﹉﹉
本片一共56集。25集以前可以打9分,40集以后可以打负分滚粗。不知道豆瓣的人给它8.6分是给的哪部分?导演和编剧半途可能亲妈炸了,临时找的港台导演和编剧替的。你们所有给打高分的从40集起开始看,没有被气笑的算我输。
最后总结,本片前25集是《平凡人的世界》或者说《农民的世界》、《身份的世界》,中间十集是《自卑的世界》,40集以后是《狗血的世界》,主要演一群瞎了眼的脑残和神经病如何把日子过得狗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