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

踏血寻梅里面充满了形形色色的带有污点的小人物,它倒是让我想到了贾樟柯拍的电影,专注于为底层叙事。不过我不太喜欢贾导的后期的片子,他总是主题先行的,打着关注个体的旗号,想折射的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时代而已。
踏血寻梅不一样,它不关心这个社会或者世界怎么样,它只是关心这些人,他们在底层,活得卑微如尘土,但无论是佳梅,还是丁子聪,都有那么一刻,曾经幻觉离希望很近,然后眼睁睁看着它破掉,一点点地,缓慢地,但是无法挽回地。这是真正属于个体的叙事。
我只是想聊一聊佳梅。
佳梅,一个年轻而贫穷的女孩,她的身上折射出了生生不息的欲望与期待,然后在缓慢的受锤当中丧失了这些。影片里面很少呈现出来她受锤的内心戏,但是这种压抑感会渗入内心。我甚至觉得最后她与丁子聪的对话都过于直白,应该删减。其实,但凡是个成年人,都会觉得这些导致她自杀的原因有些过于轻浮,无非就是向往光鲜而不得,遭遇男友抛弃,家里无人关心。我们可以将它归为虚荣,脆弱,无知,甚至是自我作贱,其实都是。但是我明白,她只是失去了希望而已,彻底地。
我感谢这部电影,没有刻意去夸大一个人青春期可能遭遇的苦难,因为比起以后社畜的生活,这些真的算不上什么。但是导演大概是明白的,一个人想去死,不是真的因为过得多苦多累,只是因为,希望都没了,仅此而已。而且说实话,以佳梅的情况,她即使活下去了,也不会过好,那些绵长的痛苦会如同钝锯锯树一般,折磨着她的余生。所以我庆幸她死掉,我最庆幸的是,有一个愿意帮她死的人。
佳梅有欲望,象征着欲望的耳环,在她死之前,才被她终于摔在了地上。这也是为什么她一定要找一个人杀死她,而不是自杀,导演的这个处理,真的让我惊叹。
如果影片能将最后希望的幻灭呈现得更好一点,将那些猎奇元素再减少一点,就好了。
我想我会一直记得佳梅这个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