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驾崩前小惊喜,宣宗驾崩前还能看,之后就剩下恶心了。

首先,本剧最让人惊喜的是朱家五子。
朱棣,马上天子,造反起家,所以性格中有丘八的粗狂,造反者的多疑。所以他喜欢穿常服,喜欢亲征,把几个儿子玩弄于股掌,很合理。王学祈老师塑造了又一个经典的朱棣。
汉王,赵王的形象是个大惊喜。赵王战功彪炳,太子身子不好,是个人都会觊觎那个位置。汉王霸道,阴险,无奈,人物比较立体。相对于史书上那个有勇无谋似傻子的汉王,本人更愿意相信汉王更接近于剧中形象。赵王的形象也是符合锦衣卫都督的,虽然当时应该是纪刚。
仁宗,太子时,面对多疑的老爹,虎视眈眈的兄弟,自己又身体不好,随时都有可能丢了太子位置这样的情况,唯唯诺诺,多少年如履薄冰。老爹常年征战,或者在准备征战,将所有的政事交给太子管,同时又天天提防太子谋反夺权,造就了太子的劳心劳力,或许有某些时刻太子真就不想做了。剧中夸张的恰如其分,这个胖胖的,可爱的,让人心酸又无比尊敬的仁宗形象可能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会被奉为经典。
朱瞻基,在太子府时,有人说他厂里长气的,这应该是和演员有关系,朱亚文正在往油田的路上狂奔,但总体上应该是符合没有吃过苦的黄三代的。中规中矩,已经不错了。
这前半段,正好是基本没女主啥事,可以跳过女主的戏看,如果是这样,本剧不失为一部经典。至此可以给到四到五⭐。
好的完了,再来吐槽。
首先,朱元璋的形象。明太祖有很多画像,为什么非要用那张呢,明显是假的,当世绝无仅有的一张脸,贾队长也没那样吓人的。我们去看看朱标以及朱允炆的画像,你就能知道那张画像将朱元璋黑的多厉害。如果朱元璋真是那样,只能用基因突变来解释了。当然,导演可以解释梦中吗,想怎样就怎样。
朱棣这个人,雄才伟略,却根本不跟仁挂边。他是在他爹造反的时候生在战场上的,自小和一群文盲丘八混在一起,后来自己造反坐了皇帝,史书中记载最想他老爹。多疑,很辣,暴躁,剧中有一个评价,凡事不做,做必务尽。朱元璋为了自己孙子好掌控朝政,将开国功臣几近诛尽,朱棣在知道女主是靖难余孽的情况下,会放过女主?如果是仁宗还有一丝可能。这些都还能忍,毕竟故事还得往下编不是,要不然就剧终了。下面的槽点就不能忍了。
为什么就女一女二在婚后,头发还是披的?好看?跟个乞丐似的,披着头发的汤唯就想神婆一样,哪里好看了?
朱家五子天天把靖难遗孤挂在嘴上,那不是天天糊大嘴巴子吗。靖难就是清君侧,清的就是这些个遗孤或是遗孤的先人,他们叫遗孤了,朱棣是什么?反贼?即使朱棣心中有所不忍,也不会在嘴上说出来,那样会让他立国不正。
太子身体不适,他有自己的太子妃,为什么要找自己的儿媳替自己批红?公公和儿媳,孤男寡女共处一室,礼仪允许吗?公公称呼儿媳都不可以直呼其名,更何况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仁宗不是李治,孙若微也不是武媚娘,不要瞎几把张冠李戴。
徐皇后殁的早,后宫一直是太子妃管理后宫,为什么宣宗驾崩以后突然就不行了呢?每一个盛世明君的身后都有一个好皇后,隋时独孤,唐时长孙,明太祖有马皇后,永乐帝有徐皇后,徐皇后没了就是太子妃管理后宫,一直到正统年间,张妍死之前都无甚大事,之后有了土木堡之变,是巧合吗?
为了突出女主牛B,把打王振的事强行按在她身上,她婆婆不气的从棺材里跳出来?
宣宗时期就是内阁制了,内阁票拟,皇帝披红,下发六部执行,就是说,国务院总理带着七大或者是五大不太确定常委写成意见书,交由皇帝过目,合适就准,六部拿去按这个文件执行,不合适,皇帝让内阁重新拟过,而不是大臣上书说河南有灾了,女主吧啦吧啦一大堆意见,让宫女记录,然后下发执行,这个是会被内阁驳回的,还得接受言官那些流氓骂你不守规矩。你这样演,那内阁三杨和满清的那些个奴才有啥区别,凭什么会在历史上那么著名?
新皇登基不讲究吉时吗?就由着你女主趴在地上卖苦?太子爷站不起来了怎么办?你也一直闹下去?再说了,立谁为新皇啥时候轮到你一个无权无势的寡妇说了算了?
土木堡之变,北京保卫战,是中国历史上很重要的一笔,让改成啥几把玩意儿了?内阁三杨竟然还在! 天啊,如果三杨在还会发生这样的事,那说明三杨就是只会整天拍马屁的满清的奴才,而不是明朝的内阁大学士了。或者就是摄政的女主傻逼,有这么强的内阁,最后弄成一坨翔,女主真本事! 这也就能解释的通女主在看大臣的上书时吧啦吧啦一大堆了。
朱祁镇小时候,宫里,身边陪伴的是和他一样大的王振,宫女也是一群小屁孩,一个大点的没有,这他妈谁照顾谁呢?不知道应该是怎样的,去看看大明王朝里的冯保冯大伴。
北京保卫战,原来不是于谦的功劳了,于谦干啥去了?喝酒抽烟烫头说相声去了?女主尼玛披挂上阵,我以为是赵丽颖的楚乔穿越来了呢。不管怎样,这个事件是不能改的,他体现了中华民族读书人的铮铮铁骨,告诉世人读书人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读书人也有一腔热血,必要时可以血染大地,血溅三尺,死也要溅你一脸血,你这改的没于谦啥事了,全他妈女主的功劳了。有些历史是不能改的。
要想是宫斗剧,就一心弄你的宫斗剧,为啥非得把好多历史事件张冠李戴,全放在女主身上呢?多了不嫌肿?要是宫斗剧,还可以给女主再安排几个张斌,李斌,王斌啥的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