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战争打赢了, 但这这真的不是竞技精神

看完ford vs ferrari我必须好好的发表一下观点了… 因为对这部电影我实在太对我胃口了…
且不说马特达蒙和克里斯蒂安贝尔两大我究极喜爱的好莱坞优质男演员同台飙戏…, 光是勒芒两个字就已经让我热血沸腾了…
勒芒对于绝大部分中国观众来说实在太过于陌生… 这很正常, 就算是体育行业的人关注勒芒的同志们也是少之又少, 我恰好在研究体育行业…又喜欢赛车比赛, 对勒芒还是比较有研究的, 所以我作为中国观众对勒芒的理解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
其实关于勒芒的魅力, 百度百科已经可以告诉你了, 我只能说,勒芒是唯一盈利的商业赛车体育运动,关注度可能不如f1一级方程式, 但商业地位甚至超越f1…勒芒耐力赛很刺激也很危险,他对赛车的要求是追求极致的, 可以这么说… 冠军意味着品牌的价值提升, 是各大汽车厂商营销的最主要方式…毕竟大家生产出来的车放在一个舞台上竞技,直接面对面看谁跑得快,消费者都会倾向于跑的快的品牌…
负面影响也很多… 死亡在勒芒耐力赛简直就是家常便饭,这是二战之后的一个另外的持续的战争,只不过是在赛道上,牺牲生命是战争中再常见不过的事情… 只是对家属对亲朋来说, 是在太过残酷… 这也是争议的核心, 太过于无情,和真正的战场几乎没有区别。勒芒的争议也造就了其魅力, 就像一个巨大的赌局, 几千万美金和众多车手的生命是筹码…每个人厂商老板都渴望自己是最后的赢家。 资本家是贪婪的, 在巨大利益面前几千万美元和车手的生命作为赌注值得一赌…
就是这样一部以臭名昭著的法国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为切入角度的美国英雄传记电影成为了奥斯卡最佳电影角逐的热门,
接下来的内容可以选择性观看…(主观评论警告)
作为唯一在勒芒夺冠的美国生产的汽车厂,福特车队,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意大利法拉利车队,这又是一个民族战争的胜利
很多人并不是特别喜欢这部电影,因为你可以说这是美国梦的体现, 你可以说这是一部正能量主旋律的好莱坞工业政治正确教科书,你可以说不熟悉赛车不熟悉勒芒不熟悉福特和法拉利。
而我想说的是, 我也对这部电影也感到些许失望…我失望并不是因为他拍的不好, 不是因为技术层面或者艺术层面的不足, 也不是因为他的政治正确和主旋律…我对《极速车王》失望的原因是我所期望的和真实展现的有一些落差…因为我之前也不了解这个电影在讲什么故事…
这落差究竟来源于哪里? 我想了一下, 可能是真实世界中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角色原型,传奇赛车手肯·迈尔斯对福特的妥协, 我想看到的一定是突破自己并最终取德比赛胜利… 而真实的故事是, 肯迈尔斯最终决定减速,达到三台福特一起冲过终点的效果,就是为了赞助商福特,为了整个团队放弃了自己的冠军。这样一部热血沸腾大肆宣扬民族战争胜利的电影在结尾居然不忘抨击商业运作对体育精神的无情摧残, 我看着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看了最后结尾的一定知道这不是一种讽刺, 更像是车手在自私与无私之间的一种选择,主旋律电影没必要打自己脸…
其实这样无私和自私的选择其实很常见, 国内很多比赛尤其是羽毛球和乒乓球, 教练为了某些利益目的或者为了包揽冠亚军会让选手消极比赛放水故意输掉比赛以达到目的…可能你这场输了, 整个团队会获得更多机会…因为太过于常见我就懒得举例了…这种做法是我十分痛恨的,我认为这摧残了体育竞赛的核心精神, 比赛就是为了胜利,既然自己注定要输, 那为什么还要比呢?
体育如果可以这样被利益随便操纵, 那竞技体育便失去了意义…这也是中国竞技体育某些项目投了一大堆钱…却毫无起色的原因。利益驱动不可能成功, 真正的竞技一定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和对胜利的渴望, 一旦有了功利心,那就不是纯粹的竞技体育了…
对于最后这一段我的观点是一定要批判亵渎竞技精神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