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刷聚会

这两天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一样的感受,耳边无限循环的是《美丽的梭罗河》脑海里翻涌的是悲情忧郁的“周泽农” 这部《南方车站的聚会》看一遍是品不出它真正味道的!已经三刷的我只想把所有感官都用在“周泽农”身上! 看第一遍时感觉周泽农就是胡歌,胡歌在电影中几乎没有存在感,周泽农落寞,绝望,阴郁,孤注一掷的神情真的叫人挥之不去,无法从这个人物中抽离出来,这就是看完让人压抑的透不过气来的原因吧! 二刷时,说实话注意力大部分放在剧情和细节的贯通上了,许多疑惑和不解随着对细节的了解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欣喜,不得不赞叹导演的审视感和掌握分寸的巧妙。影片大环境下的嘈杂混乱与周泽农的背景和经历相互呼应,而泽农手上的纹身鸽子似乎又寓意着他心底柔和朴素的愿望,可惜对于他来说愿望总归只是愿望,一切都发生的猝不及防,他甚至都来不及想清楚来龙去脉,逃避是他能做的唯一事情,想见老婆最后一面是他唯一的心愿,当所有事情都无可挽回时,他选择了走向末路,唯一能让他“心安”的是还能留给妻儿一笔赏金……悲情小人物的最后一丝温暖其实也几乎是所有人的选择,所以对“周泽农”我们更多的是愿意为他投去“同情”的一票。 三刷时我意外的发现“胡歌”又回来了,看着屏幕上的“周泽农”我眼前出现的竟是胡歌,废弃小屋里周泽农举起手枪对着墙上贴的那些泛黄的报纸,仿佛就是他人生短暂的过往,一幕幕熟悉又不熟悉的报道似乎是他人生的禁锢像牢笼一样令他无法走出去,他恐惧,迷茫,孤独无助的眼神空洞而乏力,我这时候才真正明白胡歌说的“困兽犹斗”是什么含义!没有真正的感悟怎么可能有这么逼真的眼神!瞬时间我泪目了,这泪水不是为周泽农而是为胡歌而流。 出了影院我在想怎么给《聚会》一个比喻呢?刁导和老胡对作品的态度都是一样的,注重质量而不是讲求速度,就好像煲汤,小火慢炖才能熬出食材的精华,而作为食者,只有慢慢品尝才能体会到最正宗的味道,我想说《南方车站的聚会》这道汤,煲的真不错,值得所有人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