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故乡流传。

平原是属于父辈们的集体记忆,《平原游击队》《地雷战》《地道战》这些革命战争年代的平原叙事,塑造了植根于中国乡土大地的英雄群像,也赋予了土生土长的父辈们特有的精神气质。而夏洛克则是属于子辈们的英雄情结,他们走出平原,融入城市,在工业文明的背景下,心中的英雄也完成了城市化的转换。

《平原上的夏洛克》正是一部以城市子辈视角反观乡土父辈生活的影片。导演徐磊在故事发生的村庄度过了童年(机缘巧合,观影时邻座恰巧是他的同村发小),故事取材于导演姑姑亲身经历的事情,导演的父母和村里众乡亲也是本色出演,影片所呈现出的高还原度让我们有机会穿过城市森林走近隔膜已久的乡土中国。

平原上的父辈们依然过着土味生活,但他们身上也经历着不易察觉的城市化进程。他们以乡土的语言、乡土的思维、乡土的逻辑、乡土的智慧,借助手机、摄像头、行车记录仪、外卖等现代生活工具和方式,沉着又有些笨拙地应对着工业文明带来的冲击和挑战。这个过程尴尬、无奈甚至痛苦,但父辈们却展现了与生俱来的忍耐与执着。

平原上的父辈们依然过着土味生活,但他们的生活过得艰辛而体面。他们心中始终保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父亲超英在努力建设自己的幸福家园,同时更加维护的是自己为人处事的精神领地。他们出现在乡村、县城、城市的不同装束,体现了自身对体面的朴素理解。宁可把痰抹在头上,也不咽回肚里,虽然灰色荒诞,但也体现出对城市规则某种程度的接受和对自身体面的尊重。

平原上的父辈们依然过着土味生活,但他们身上的英雄情怀没有褪色。他们追寻真相的历程是对正义的不懈追逐。父亲超英策马扬鞭的影像,是对这块土地上流传的英雄故事的回望与致敬。拆房扶助乡邻,卖马不卖杀茬,拿钱取之有道,英雄始终坚守着义与利之间泾渭分明的底线。

平原上的父辈们也许并不知道夏洛克是谁,但他们知道自己是谁;我们也许只是熟悉夏洛克,却遗忘了平原上的父辈们。他们是生活的英雄,也是淡淡的乡愁。

观影完毕,导演的发小问我观感如何?
我说:请代为向徐磊导演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