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非典型的警匪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说实话刚看完的时候我是很失望,想着金盾就拍出这个样子的片子?刘一波只会暴躁,寻衅滋事了多少次?何晨不需要回避?全程警方就没有掌握过什么有突破性的线索,最后凶手出现得过于突兀。塑造两个这么“窝囊”的警察对公安的形象有什么好处?片尾的致敬简直就是强行拔高。
后来想了想,其实真的很真实。这是一部非典型的类型片。常规警匪片里紧张的警匪对峙、刺激的追逐、犯罪手法的揭秘、凶手归案的畅快在影片里统统没有出现,有的只是无尽的压抑,压抑得让人无法接受。
追凶十九年,影片重点着墨在了警方的“追”,而刻意淡化了“凶”。
十九年前,办案条件有限,刑侦手段不成熟;有限的线索在十九年中也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凶手还在逍遥法外。来自领导的压力,来自亲人的不理解,来自群众的不信任——电影中只是把他们十九年里的面对悬而未决的案子的无力感展示了一点点,现实中的警察们是真真正正背负了十九年。尽管进展很缓慢,很艰难,但每一点希望他们都去争取了——然后是失望,这种希望失望的交替在他们内心折磨了十九年。
在人物刻画方面也是非典型的。没有脸谱化的英雄式警察,也没有美化后的高智商罪犯。尤其是对刘一波的刻画,真实得让人差点无法接受。一开始他的动机还有着为了升官,但到后面就不是了——干什么不比抓着一件旧案来成绩快。他不是常规警匪片里胆大心细的重事业轻家庭,失去了一切也默默忍受着越挫越勇不断追查的警察。他暴躁粗心,他刚开始也年轻气盛,选择事业而忽视了家庭,可是随着无数次的失望,为了一个几乎希望渺茫的凶手自己的孩子没了老婆跑了,他开始消沉堕落了——这不是观众预期看到的。可是看电影时对他有多失望,回味过来就对他有多理解。对于罪犯也没有美化和拔高,没有像常规犯罪片那样赋予罪犯过多的人格魅力。他的形象普通得丢到人堆里就看不出来,在面对警察时也会慌张,交代的杀人手法也没有多高明。他能躲过十九年完全不是因为他有多狡猾。
影片的结局,受害者之一的妹妹成了失足妇女,何晨死了,刘一波是麻木的。作为观众的我也没有在看到凶手成功归案后感到畅快,只有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