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失去信仰,世界将会怎样?
当信誓旦旦的宣言化为魔鬼的咒语、赤色心灵的外表无法掩盖腐朽的本质,我们还能靠什么来维系人类最不应退化掉的道德?在《悔悟》的尾声,阿布拉泽似乎给出了一个简洁的答案,难道这就是社会进化带给我们的启示?
其实,影片并没有因为题材的沉重而显得步履艰难,相反却自始至终的畅然而魔幻。仇恨、愤懑和撕心裂肺的痛苦被描抹得如此自然——尸体出棺时没有惊恐,亲人离散时稍许伤感,甚至连青春少年的毁灭也只是一丝淡淡的哀怨。
借用已经并不时尚的描述,阿布拉泽向我们展示的是一幅“超现实”的灵魂图景,然而其中的“超”字,却蕴涵着双重含义:超脱与超级。前者的语义不言自明,而第二种解释恰恰巧合了时下流行词语的意义。难道不是吗?整部作品中随处流露出虚幻场景与现实的融合——市长和他的帮凶在画家全家面前小丑般的伪善、警察们的全副铠甲、市长不散阴魂的嘴脸……而这些,反而让我们感到的是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
影片中的一些场景精彩异常。当留着标志性小胡子的市长出现在公众面前讲演时,无法不让人联想到那位大独裁者的形象,而他的鼓吹更是有趣:“……中国的一位智者孔夫子说:‘黑暗的房间里很难找到黑猫,更何况里面没有。’显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艰巨的任务,但我们坚无不克,只要我们想,就能在黑暗的房间里找到猫,即使里面没有!”而他葬礼上悼词中的一句话又让我们醒悟:“他有非凡的天才,能把敌人变为朋友,朋友变为敌人,这是多么超众的天才!” 面对这样的权威,我们还能说什么?
不知能不能把《悔悟》冠以反思、伤痕之类的名头,因为大量幽默、非现实元素的融入,淡化了原本浓烈的悲情色彩,至少与中国影迷所津津乐道的“第五代”回望“那十年”的凄苦创作是如此不同。这是一种回望过去的释然心态?还是对“悔悟”的希望?抑或是找回了遗失的信仰?让我们体味影片结尾的那段对白,共同思索答案吧。
——“请问这条路通向教堂吗?”
——“不,通向教堂的不是这条街。”
——“那么要它干嘛?要不通向教堂的路干什么?”
…………
其实,影片并没有因为题材的沉重而显得步履艰难,相反却自始至终的畅然而魔幻。仇恨、愤懑和撕心裂肺的痛苦被描抹得如此自然——尸体出棺时没有惊恐,亲人离散时稍许伤感,甚至连青春少年的毁灭也只是一丝淡淡的哀怨。
借用已经并不时尚的描述,阿布拉泽向我们展示的是一幅“超现实”的灵魂图景,然而其中的“超”字,却蕴涵着双重含义:超脱与超级。前者的语义不言自明,而第二种解释恰恰巧合了时下流行词语的意义。难道不是吗?整部作品中随处流露出虚幻场景与现实的融合——市长和他的帮凶在画家全家面前小丑般的伪善、警察们的全副铠甲、市长不散阴魂的嘴脸……而这些,反而让我们感到的是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
影片中的一些场景精彩异常。当留着标志性小胡子的市长出现在公众面前讲演时,无法不让人联想到那位大独裁者的形象,而他的鼓吹更是有趣:“……中国的一位智者孔夫子说:‘黑暗的房间里很难找到黑猫,更何况里面没有。’显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艰巨的任务,但我们坚无不克,只要我们想,就能在黑暗的房间里找到猫,即使里面没有!”而他葬礼上悼词中的一句话又让我们醒悟:“他有非凡的天才,能把敌人变为朋友,朋友变为敌人,这是多么超众的天才!” 面对这样的权威,我们还能说什么?
不知能不能把《悔悟》冠以反思、伤痕之类的名头,因为大量幽默、非现实元素的融入,淡化了原本浓烈的悲情色彩,至少与中国影迷所津津乐道的“第五代”回望“那十年”的凄苦创作是如此不同。这是一种回望过去的释然心态?还是对“悔悟”的希望?抑或是找回了遗失的信仰?让我们体味影片结尾的那段对白,共同思索答案吧。
——“请问这条路通向教堂吗?”
——“不,通向教堂的不是这条街。”
——“那么要它干嘛?要不通向教堂的路干什么?”
…………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