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已过万重山

其实当下这个时代的人们,都是一样的,不管是三峡好人,还是在城市里挣扎的你我,内心所面对的压力和情感世界里那些动人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贾樟柯
音乐响起,灯光转亮,我走出清冷寂寥的放映厅,回归繁华摩登的商业街。霓虹闪烁,冷风扑面,我使劲甩了甩头,长长吁出一口气。就仿佛沈红梦醒之后,对着那个脏兮兮的电风扇,想虑去身体里的所有压抑以及燥热一般。
韩三明提着一个破书包出现在奉节县城的时候,这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已经是残垣断壁水漫苍山了。这里到处充斥着尘土灰败以及汗渍腐烂的味道。而沈红的出现,似乎给这里带来了一丝明亮清洁的气息,她不断的喝着矿泉水瓶子里的清水,虽然脸庞汗湿却眉眼清秀,象一朵柔弱而顽强的花,在颓败中伸展每一片的花瓣。
他们截然不同,却有着同样的安静沉默,挣扎倔强。韩三明来找寻十六年未见的妻子和孩子,无论是被人欺诈或是粗暴对待的时候,都温和迟钝,但对于自己所认定的目标,却丝毫不肯动摇,眼神无辜坚定。他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妻子,静默相对,呆呆的说一句,我要带你走。依旧木讷不解风情,却有着无可动摇的坚定。
沈红也是来找寻的,找寻两年没回过家的丈夫。和他告别。他们站在三峡大坝上,背后是滚滚长江,似水流年在滔滔的流着。他们沉默相对,仿佛望尽一生,在伴着城市覆灭的嘈杂声相拥轻舞一曲后,她轻轻的说她喜欢上别人了。不是的,我知道她在说谎。可是已经不重要了。我忽然想起倾城之恋,香港的沦陷成就了白流苏和范柳原。“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样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是无处容身的,但总还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真的么?那么奉节的摇摇欲坠到底成就了谁又毁灭了谁。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贾樟柯说,三峡是一个江湖。来来往往的人,漂泊不定的码头。这个江湖始终充满着令人窒息的汗津津的味道,无论男女老幼,都有着被太阳炙烤出来的黝黑肤色,衣服湿嗒嗒的贴在身上,挥之不去的压抑黏腻。他们像高楼间走钢丝的人,在貌似广阔实则狭小的空间里小心翼翼地求生。又像一群跳蚤,浑身是粗糙简陋的生命力,在最底层的夹缝中苟延残喘的讨生活。生或死,都不会对整个社会结构有丝毫撼动。而他们自身对于死亡,也早已司空见惯麻木无绝。谁又知道,明天轮到的,会不会是自己。当韩三明寻着手机铃声找到埋在废墟中的小马哥时,他唯一一次没有低声沉闷的讲话,而是大喊了一声快救人。那个前一秒还嬉皮笑脸的给他们大白兔吃的男孩子此刻已命归西天,而韩三明能做的,也只有目送他顺江而下。生死去来,棚头傀儡。一线断时,落落磊磊。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这部影片还有一个名字,叫静物。静到即使在轰鸣的爆破声中,也可以让你清晰地听到内心碎裂的声音。那是纵有万般感慨翻过身来,却也无话可说的安静。那些尚未清除的废墟、新居里的摆设、看旅店的老人、流离失所的男女,都从最初的纷乱里安静了下来,如静物般沉默无语,在三峡的阳光灰尘里,不声不响,隐忍的挣扎。
两千年的城镇将永远覆没。两千年的乡愁将无所寄托。两千年的旧梦将无处回归。
药炉烟里,支枕听河流。轻舟已过万重山。
所有事情到了尽头,都是孤独。
—贾樟柯
音乐响起,灯光转亮,我走出清冷寂寥的放映厅,回归繁华摩登的商业街。霓虹闪烁,冷风扑面,我使劲甩了甩头,长长吁出一口气。就仿佛沈红梦醒之后,对着那个脏兮兮的电风扇,想虑去身体里的所有压抑以及燥热一般。
韩三明提着一个破书包出现在奉节县城的时候,这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已经是残垣断壁水漫苍山了。这里到处充斥着尘土灰败以及汗渍腐烂的味道。而沈红的出现,似乎给这里带来了一丝明亮清洁的气息,她不断的喝着矿泉水瓶子里的清水,虽然脸庞汗湿却眉眼清秀,象一朵柔弱而顽强的花,在颓败中伸展每一片的花瓣。
他们截然不同,却有着同样的安静沉默,挣扎倔强。韩三明来找寻十六年未见的妻子和孩子,无论是被人欺诈或是粗暴对待的时候,都温和迟钝,但对于自己所认定的目标,却丝毫不肯动摇,眼神无辜坚定。他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妻子,静默相对,呆呆的说一句,我要带你走。依旧木讷不解风情,却有着无可动摇的坚定。
沈红也是来找寻的,找寻两年没回过家的丈夫。和他告别。他们站在三峡大坝上,背后是滚滚长江,似水流年在滔滔的流着。他们沉默相对,仿佛望尽一生,在伴着城市覆灭的嘈杂声相拥轻舞一曲后,她轻轻的说她喜欢上别人了。不是的,我知道她在说谎。可是已经不重要了。我忽然想起倾城之恋,香港的沦陷成就了白流苏和范柳原。“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样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是无处容身的,但总还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真的么?那么奉节的摇摇欲坠到底成就了谁又毁灭了谁。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贾樟柯说,三峡是一个江湖。来来往往的人,漂泊不定的码头。这个江湖始终充满着令人窒息的汗津津的味道,无论男女老幼,都有着被太阳炙烤出来的黝黑肤色,衣服湿嗒嗒的贴在身上,挥之不去的压抑黏腻。他们像高楼间走钢丝的人,在貌似广阔实则狭小的空间里小心翼翼地求生。又像一群跳蚤,浑身是粗糙简陋的生命力,在最底层的夹缝中苟延残喘的讨生活。生或死,都不会对整个社会结构有丝毫撼动。而他们自身对于死亡,也早已司空见惯麻木无绝。谁又知道,明天轮到的,会不会是自己。当韩三明寻着手机铃声找到埋在废墟中的小马哥时,他唯一一次没有低声沉闷的讲话,而是大喊了一声快救人。那个前一秒还嬉皮笑脸的给他们大白兔吃的男孩子此刻已命归西天,而韩三明能做的,也只有目送他顺江而下。生死去来,棚头傀儡。一线断时,落落磊磊。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这部影片还有一个名字,叫静物。静到即使在轰鸣的爆破声中,也可以让你清晰地听到内心碎裂的声音。那是纵有万般感慨翻过身来,却也无话可说的安静。那些尚未清除的废墟、新居里的摆设、看旅店的老人、流离失所的男女,都从最初的纷乱里安静了下来,如静物般沉默无语,在三峡的阳光灰尘里,不声不响,隐忍的挣扎。
两千年的城镇将永远覆没。两千年的乡愁将无所寄托。两千年的旧梦将无处回归。
药炉烟里,支枕听河流。轻舟已过万重山。
所有事情到了尽头,都是孤独。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