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昼流星》才是电影,《前夜》综合评分最高,《夺冠》的徐峥永远是自卑屌丝有可望不可及白月光的老梗

因为先看了《双子杀手》,怀着一种这种好莱坞烂片都看,竟然不看爱国教育的羞愧心态,火速补看了《我和我的祖国》。
之所以拖到现在看,也是一个是3小时的体量怕自己受不了,一个是特别怕煽情的东西。看之前所有小伙伴都告诉我一定准备纸巾,我也是压力很大,不过还好,除了第一个《前夜》里黄渤的好演技,让我有一丢丢想哭,之后就没有了。
真心觉得把这么多位导演和众多知名演员拉到一起,拍不同的故事,简直是对导演和演员的公开处刑,演员好不好,导演好不好一比较就看出来了。
不得不说黄渤不愧在这个电影的排位超越葛优葛大爷,演员表排名第一位的演员,实至名归。黄渤的老搭档管虎也是这几个故事里演绎的综合分数最高的导演。本来想说最高的是陈凯歌,不过陈凯歌挑选的自己的儿子和刘昊然把这个评分拉下来。
看之前,我用脚趾头都没想过,我竟然会最喜欢陈凯歌的《白昼流星》,毕竟大多数人都觉得这个故事最烂,但我仿佛从《白昼流星》里又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希望。
除去刘昊然和陈飞宇的演技,各种镜头和意向的运用,让我看到了电影的高级,现在的国产电影太多的都是《夏洛特烦恼》和《西虹市首富》类,有时候就不能称为电影,只是一个故事紧凑短小的电视剧罢了,电影的高级感仿佛在近年渐渐流逝。有人说因为曲高和寡,有人说因为时代不同。总之,我在《白昼流星》里看到了希望。
很多人都在夸徐峥的《夺冠》,夸里面小孩子冬冬演的多好,徐峥细节掌握多棒。再我看来,徐峥一直没有进步,和《泰囧》个《港囧》如出一辙的手法,小家子气,太多小细节的堆砌,从大人到小孩,拥永远有个可望不可及的白月光的存在,可见在徐峥的青少年大概就是自卑屌丝仰望女神的过程。
毕竟电影是导演的艺术,太容易看出导演的优缺点。可能是徐峥话剧演员出身,早年多拍电视剧,常年对小人物和小细节过于关注,也就导致他格局总是上不去。很用心,很及格,但永远高度不够。
而被嘲笑多年的陈凯歌,真心不愧是拍出《霸王别姬》的导演,作为导演内心的厚重远超徐峥之辈。可能也是临时的命题作文,陈凯歌明显不像徐峥一样把故事填的过满。
既然命题作文时间紧迫,陈凯歌聪明的运用很少的故事情节,较少的台词,超棒的镜头调度,讲一个既普通又伟大的故事。比徐峥《夺冠》里每个画面里满满的演员,絮絮叨叨的台词,给人的烦躁感不同,《白昼流星》让人深思。
深思的不仅仅是火箭上天的民族自豪感,还有到现在都没彻底解决的边区贫穷问题。很多人觉得白昼流星最后,刘昊然和陈飞宇去抬刚从飞船回来的宇航员的剧情特别扯,怎么可能两个毛孩子能在如此重要时刻接近宇航员呢。
我觉得这就是陈凯歌厉害的地方。这个画面难道就不能是两个孩子幻想的情节吗,他们看到趁着白昼流星回来的宇航员,那种激动,都表现在抬宇航员的动作上。
这种似真似假的魔幻现实主义情节,是《白昼流星》的高级之处。就是现在所有电影都在像情景喜剧一样,过于追求剧情的合理和铺陈,才让大多数国产电影,平铺直叙,很难震撼人心。
看完《我和我的祖国》,更感觉几个故事的题目也大都普通,只有《白昼流星》最有内涵,让人仿佛看到巅峰期的陈凯歌。
剩下几个导演各有优劣。宁浩的部分,在葛优的神演技下,把导演的痕迹擦的干干净净。只能说葛大爷太厉害,能把宁浩的电影,变成自己的电影。
电影的确是导演的艺术,但是到了葛优这个层次的演员手里,碰到功力不够的导演,只能把电影变成主主演的艺术。
也可能是葛优葛大爷的奥运小故事,剧本也是薄弱,所以与管虎手拍出的《前夜》比,还是《前夜》更好,主演《前夜》也有黄渤这个,能和管虎相辅相成的演员扛票房。
剩下几个导演就都一般,故事和演员各方面都有问题。最让人受不了的是张一白导演的部分,白瞎张译这么棒的演员,从故事出发自一个受辐射的导弹研发基层人员的小情小爱,就看出张一白这些年一点都没进步。想用《将爱情进行到底》的老套路拍两弹一星的故事,自己能力也差,成为里面完成度最差的导演,张一白以后还是别拍电影了,太让人替他感到丢人了。
不知道是不是陈凯歌近年对资本和流量的低头,按说不差好剧本的他,总是挑选有人气没演技的年轻演员。
据说,非常喜欢刘昊然的陈凯歌,新电影还用刘昊然和他儿子陈飞宇……嗯,刘昊然弟弟挺招人喜欢,演戏也卖力,但实话实说,功力还不能匹配陈凯歌的电影。
总觉得刘昊然像郭德纲说的相声演员里还没开窍的孩子,很努力,但总觉得差点什么,怎么看都不对。当然, 也许在陈凯歌的调教下,刘昊然弟弟开窍,所向无敌,成为黄渤,葛优之类,演什么都对的炉火纯青的演员。
总之,真心觉得陈凯歌要多拍电影,特别是好剧本,以陈凯歌的功力和格局,碰到适合发挥的好剧本,加上合适的演员,一定能再出好电影,当然超越《霸王别姬》是不太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