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有力量,国人有力量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从开头的音乐响起,我就“真香”了。一开始觉得王菲版的《我和我的祖国》不够大气,没有体现大国的风范,但是配合着红旗飘扬波动的节奏,王菲的歌声宛若空谷泉流,很清新很悠扬。
《前夜》很好哭。开国大典是新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大事,电动升旗也是重要的一环。为了完成旗杆装置,工程师体现了非常严谨的专业素养。感觉这部分很触动我。作为工程师,他可以从设计到施工事无巨细都由一个人完成,那我又为什么总是被自己工作中的一个困难的环节劝退呢?这一部分的第二个点是制作合金的时候,北京的居民都跑出来支援,场面很混乱,绝大部分东西没什么用。这时候,北大化学系的教授站了出来。不知道为什么,一瞬间就感受到了科研的魅力、知识的力量。
《相遇》是关于研发第一颗原子弹的。作为国家重点战略项目,科学家们隐姓埋名了数十年,甚至不少人牺牲于此。高远在整个故事中是比较隐忍的,但是方敏的讲述,尤其是她最后的流泪,太有感染力了,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流下了眼泪。还有就是它的结尾和女排非常好地结合了起来,这是其它部分都没有的,过渡地非常好。
《夺冠》讲述了中国女排奥运会决赛战胜美国女排的故事。故事背景在上海胡同,大家一起对着黑白电视看比赛,中间穿插着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告别与重逢。这部分有很不错的上海风情和戏剧性、笑点。
《回归》。作为97年生人,香港回归还是挺让我关注的,而近期的矛盾摩擦更是让人感慨当年回归的不易。教了一年的近现代史,看了邓小平同志和撒切尔夫人的最后一次谈判走出会场的画面,实在感慨中国领导人们的努力。这个部分有四个点很戳我。其中三个地方很动人:一是外交官肩负使命走出北京的时候,二是红姐带着香港警察换帽徽,三是“东方之珠”音乐响起的时候。还有一个点是训练的时候“报告!额俩还单着呢。”喜剧效果很不错。
《北京你好》是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小故事,在大喜剧里面蕴含了小煽情。二刷的时候更为直接地感受到了葛优老师的喜剧功底。在家乡小县城,电影院里都是拖家带口的,在看到北京这段的时候,电影院气氛最热烈。
《白昼流星》,两个不学无术的小混混在老知青和航天事件的感染下立志向好,为家乡脱贫做贡献。除此之外,可能是因为自己指甲也长了,看到哈扎布玩长指甲的时候就觉得很写实、生动、亲切。
《护航》的故事在前几年阅兵的时候有所耳闻,是理解与服从。宋佳演的“吕潇然”超级帅气。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很有力量的作品。前半部分泪中带笑,后半部分笑中带泪。如今这盛世,是由无数人的青春谱写的。
最后想说,在这部影片中看到了许多面熟的、不熟的,年长的、年轻的演员,但无一例外他们都体现了高超的职业素养,为我们展现了非常具有感染力的画面。中国的电影行业,中国的导演,中国的演员,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