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当我们抒情的时候,到底在抒什么?

围绕着机长和空服人员克服气候带来的突发情况,平安降落的故事,编剧将工作人员放在了无数的巧合上。 机长的女儿当天过生日,作为父亲他承诺归来。在灾难最困难的时刻,他联想到女儿,挺了过来,回家,抱着女儿,拥着爱妻,亲情大团圆。 新上任的副机长年轻,浮夸,喜欢同机的空姐,在危险的时候却也很沉着,得到了上司的肯定,最后下机抱得美人获取了爱情。 这些情节的处理,像极了好莱坞大片里的超级英雄,打败对手的同时,最后的结局不是和爱情亲吻就是和亲情相拥,在欢呼声中人生得到了圆满,直接升华,出字幕。 但此电影还要继续,你以为下飞机了,被乘客敬过礼了,整个故事也要结束了。哪知是一路再抒情女花腔,儿女情更长,硬要将自己感动一把不可。 另外一处硬伤是,过程太单薄。除了摇来晃去,着力表现空姐们的难受,再无更精彩的故事表现。而且让人费解的是,为什么空姐们会比普通人更难受?为什么袁泉饰演的组长第一时间找完自己人后,不清理乘客的情况?为什么一个空姐倒在过道上,旁边的乘客连拉一下的可能也没有? 英雄固然可敬,但毕竟还是一件死里逃生的事故,可以与之相比较的是美片《萨利机长》:在九生一生后,萨利机长还要接受更为严格的调查和质询,是否存在违规操作,是否最后的方案是专业范围内更好的方案。所谓英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恪守职责,技术过硬,才是保证安全的最主要原因。现实里的英雄,本来也堆着一地琐碎。 遗憾的是,在这部电影里,我们唱赞歌的同时,硬是将现实里的英雄推向了科幻片里的模式。 值得称道的是演员们的表现,特别袁泉,很棒。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