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从来没有正确答案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到电影标题的时候,下意识地就开始想,先爱上的人一定就是对的吧?看完电影之后才明白,后来爱上的那个人又有什么错呢?
刘三莲和宋正远
她只不过晚了一点点,但又何尝不是想要留住他的心,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点卑微的存在感,只想要得到他说出那句“爱过”。为了他,她可以学着成为一名贤妻良母,可以温柔,甚至学习性爱的技巧,怎么样都可以。可是无论如何,她终究不是他爱的人。在仓库相见时,她的眼里也曾泛过光,那种爱的天真不世故,心事也随着风铃摇荡,朦胧的爱让单纯的她陷进了一场注定错误的婚姻。知道真相之后的她终于崩溃,变得歇斯底里,原来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一个笑话,原来自己只是他变得“正常”的手段,夫妻关系名存实亡。为什么接受不了真相?她宁愿他在外面找的是个女人,至少还可以骗骗自己,之前的快乐和承诺都是真的,他的幽默和细腻都是诚恳,但他偏偏是个同性恋,那之前的他全部都是装出来的吗?之前的关怀都只是在可怜我吗?所以一直到他死,她都没有想明白,他到底有没有爱过她,哪怕是一点点也好。
那他呢?骗婚确实是他有错在先,他不应该利用她的单纯去满足自己成为一个正常人的愿望,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逼他做出这样的选择。如果他真的坚持做了自己,又会不会有一个好一点的结局呢?我不知道。每个人对待同性恋的看法不一样,有的接受,有的不能。他是个德高望重的大学老师,有着良好的社会地位,或许不公开甚至隐瞒对于那时的他来说百利而无一害。他也幻想过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但到了生命的最后,他还是选择做真实的自己,有些东西就是你再怎么样也改变不了的。他还是坦诚地接受了抛妻弃子的宋正远,换取自己最后的安宁。他好自私,但又让人觉得好心疼,与命运斗争的这么多年的他莫名让人觉得心头一酸。
高裕杰和宋正远
阿杰和宋在那个狭小的剧场相识,少年的懵懂莽撞对上了宋的内敛沉稳,一收一放,短促的眼神汇合换成一句“宋老师,我可以亲你吗”,大胆又直接。阿杰是很孩子气的,很固执,就像多年以后见到宋的第一面,不是久别寒暄,而是给他一拳,这一拳就是为了告诉他,离开之后的每一天忍受的煎熬,那种等待和沉寂在黑暗的无奈。没有人告诉阿杰,宋走了之后还会不会再回来,但阿杰还是依旧信守着年少的承诺,守着那份不知回应的爱。即使宋最后身患绝症,他还是一样乐观,哪怕只是装出来的,他都依然坚信宋的病会好,他的爱又有哪一点输给刘三莲呢?同样的天真和偏执,只不过他的爱得到了宋的回答,而刘没有。失忆一般闯进宋待过的病房,那盒热乎乎的小笼包曾是他病重时心心念念的想要,重重跌落现实的他又好像不舍得放掉最后一点温暖,苦笑着原谅他的离世。阿杰坚持重演《假期快乐》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完成一次和宋的告别,一场真正意义的告别,从相见到结束,好像他也曾经来过一样。
在某种程度上说,宋也是有愧于阿杰的。没有遵守他们的爱,但对他却又始终念念不忘。他把最后的温柔留给了阿杰,因为阿杰是光,照亮了他最后的灰暗,所以最后他才会选择把受益人改成他的名字。因为那种亏欠已经不能用钱来计算了,他对他的愧疚是一种无法弥补的伤痕,但爱又好像能把过去的悔给消解。
刘三莲和高裕杰
他和她的相遇注定是水火不容的,她称呼他小王(准确说是儿子称呼),他称呼她小三,他们都爱上了同一个男人。人生总有些阴差阳错的邂逅不可抗,就像小三跟小王,明明看对方不顺眼,但两个人又奇妙地相似,同样的神经质、偏执和极端。两个人都被命运戏耍,面对荒诞的选项却都不约而同做了飞蛾扑火的那个。两个人都是一点就着的火药,却又心照不宣地对宋的回忆避而不谈。那本放在茶几上看了一半的书,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悬挂的木质风铃,哪一个不想抚平褶皱放进柔软的心底。其实两个人都没有错,两个人都不是坏人。哪怕三莲告诉阿杰的妈妈真相,我都没有怪她,讲了真相的三莲又何尝不是战战兢兢,同样都为人母,难道她就真的想走到这一步,她刚讲完,马上就后悔了。很多时候,我们在爱里争胜负,为的不是一个对错,而是为了得到一份诚恳的回应。
阿杰和三莲都是命苦的人,但从今往后再多的舍不得都要放下,因为前面的路还有很长很长。一个假期结束,还会有另一个假期,同行人走散了,还会遇到下一个,谁知道呢?电影没有给出答案,但我知道有些疼痛总会被爱消解,因为爱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