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愿意为国产科幻做贡献的人致谢

中国科幻每一点成绩都来之不易 耗费 6 年时光打造一部硬科幻,勇气与耐力缺一不可 如果《流浪地球》意味着"我们能做科幻" 《疯狂外星人》意味着"科幻可以这么玩" 《上海堡垒》则意味着"科幻不止一种" 科幻很丰富,不止 A 类大片,中国科幻已经比好莱坞晚了十几年,想要快速达到相似的水平,每种尝试都值得尊敬。 因此,《上海堡垒》绝对是一次必要的尝试 在差距面前,一些偏见便显得尤为扎眼。 《流浪地球》是对吴京的调侃,乃至「吴京主演的我就自动屏蔽」; 《上海堡垒》看起来则要严重得多一 针对鹿晗的恶意,从未间断。 「放在五六年前,在中国拍摄一部科幻片,最大的困难不是如何拍,而是创作者怎么在一开始让别人相信这事情能成」。 这里的别人,是投资方,是观众,也包括演员。 当初做《流浪地球》,因为幕后主创在科幻领域缺乏经验,投资方一定会要求有足够知名度和市场号召力的演员加盟。 「当时列了好几页的演员表,从最大牌的到默默无闻的全找了一遍,可以说是全部拒绝了我们」。 「那时的中国科幻电影就是个雷,演员不愿意冒这个风险也能理解。所以,后来找到了吴京,找到了屈楚萧,我们就特别感恩」。 邓凌燕说,在《上海堡垒》这个项目上,找到鹿晗后的心情,是-样的。 「如获至宝。因为在那个时候,没人相信中国科幻电影能行,他们相信了。彼时彼刻,鹿晗是第一个相信这个项目的人」。 明明冒着那么多人都要不愿意冒的风险,勇敢的做了这件事,还是要被带着狭隘眼光的人挑三拣四。一直以来都是这样,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不管是不是他造成的,锅总要他背。大众看他的目光总是格外严苛。但是他也从未辩解过什么,只是坚定的向前走着,并成为更好的人。 无端尖锐的恶意从未停止,希望更多人能放下偏见,对中国科幻多一点包容与尝试,支持中国科幻探索的脚步 针对鹿晗的偏见和恶意、人身攻击和无端谩骂从未停止,但是很多时候,他都是一个背锅的角色。要拨开比粉丝滤镜还要厚的成见来得到大众的认可,他需要付出200%的努力。但是没关系,来日方长。 这部电影不是拍给鹿晗粉丝的礼物,是一批电影人对中国科幻的执著与挑战,所有评价应站在客观角度上。明知有无数质疑和偏见,仍然顶着压力迎难而上,这样的勇气就值得感佩。致敬为中国科幻战争类型片无畏前行的主创人员和所有为之付出的工作人员。 像江洋这样的小男孩也可以拯救世界 似是而非的质疑在看完之后再做定夺吧 希望世界多点善意 每个人的努力都是值得被肯定的 请好好正视。不要带有色眼镜去看待。向愿意为国产科幻做贡献的人致谢。每一个愿意为中国科幻电影付出努力的电影人值得尊敬!推倒心中成见的大山,为中国科幻电影加油
中国科幻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