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幻化出的中国

十几年前我第一次看《花木兰》动画的时候,感受到的是震撼。即使现在它也仍然可以排在我最喜欢的动画电影top3。 十几年前的震撼来自于流畅的剧情,生动的人物,精良的制作,完美的配乐。这些优点放到现在我还可以吹一吹。 人物方面,原本《木兰辞》里仅仅出现了木兰这一个主角,父母姐弟战友都是一笔带过,而动画里木兰的一大家子人都刻画出了个性。还有三个性格迥异的战友和李翔这样一个万人迷的将军。甚至还有“家族守护神”木须的存在和一只卖萌耍宝的蟋蟀。 配乐上,那两首经典的Reflection和I will make a man out of you经久不忘。 制作上,木兰的每一套衣装(包括妆容),匈奴人的形象设计,大雪漫天的战场,还有神一般的中文配音。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我实实在在从中感觉到了美。 剧情上,它其实是一个纯好莱坞的故事。《木兰辞》里木兰在战争结束后荣归故里,但“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而动画里,她以自己原本的身份赢得了皇帝的肯定,赢得了战友的尊重,还收获了爱情。这实在是好莱坞太惯用的套路。但我不得不佩服迪士尼采用的中华文化包装。剧情一开始媒人说媒,给木兰进行女德教育,家人盼望木兰嫁入好婆家为家争光。还有花家祖先的鬼魂,派出木须这样一条小龙去保护她。每一个元素都太中国了,可故事内核却实打实的好莱坞。但迪士尼把这一切融合得太完美了,以至于即使到了现在我仍然要为之赞叹。 这部动画的出品时间是1998年。那是女权主义还没有如今这样深入人心的年代。那是中国在西方人眼里仍然贫穷落后的年代。事实上那时候的中国也确实还没有文化输出的实力,电脑和网络对绝大多数的中国家庭来说还很神秘。那时候的迪士尼拍出这样一部女权内核的作品并不能讨好观众。那时候迪士尼放下身段去真正研究中国文化也并不能赚中国人多少钱(至少我能肯定1998年我们家舍不得花钱去电影院看电影)。 好的作品一定是超越时代的。 迪士尼曾经是很多人的光。也许到现在也仍然是。只是在资本的操控下所产出的作品,有多少是出于真心,多少是出于利益,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