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得我的名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了《千与千寻》,果然宫崎骏的动画不是给小朋友的,三十岁的大人,依然被处处荒诞的世界吓到汗毛直立。
现在不管读书还是看电影,总喜欢细究其合理性,可《千与千寻》恰恰是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怪诞与不合理。爱情线没有起源,成长线略显突兀,几乎所有人物都让我困惑,我不明白玲,不明白锅炉爷爷,不明白运输煤球的黑色小生物,不明白白龙,不明白汤婆婆,不明白钱婆婆,不明白无脸男,不明白宝宝,他们每个人被赋予了一个设定,没有起源,没有方向。
连汤婆婆都认为白龙没救了,他为什么康复了?因为听到千寻的呼唤?
无脸男是什么样的存在?为什么千寻邀请他他就进屋了?为什么要变金子诱惑众人,知道大家都爱金子为什么之前不变?为什么要吃人?为什么认定千寻要对她那么好?为什么跟着千寻去找钱婆婆?为什么喜欢千寻却要留在钱婆婆那里?
为什么汤婆婆要派白龙偷印章?为什么白龙偷到印章汤婆婆竟然不要印章?为什么千寻认定钱婆婆一定可以救白龙?为什么千寻认为钱婆婆拿回印章一定可以救白龙?为什么找到钱婆婆又不提救白龙的事情?
虽然不喜欢这部电影,可也慢慢的对一切有了自己的理解。
电影中一直在强调,要记得你的名字,我想,“千”是这个世界给千寻的定义,为她设定了工作,要她勤劳,而“千寻”才是她自己,才是时间的累积在她本身的体现。有句台词令人印象深刻:有些事情经历了,就不会忘记,只是暂时没有想起来罢了。也许就是这个意思吧,经历的那些事情,不管你是否记得,都使你成为了现在的你,与没有经历事情的别人有所区别。
对法术的渴求与汤婆婆的控制使得白龙忘记了自己是谁,可爱情让他记得千寻(虽然我很想吐槽,他们就见过一次,怎么就一见钟情了?),千寻让他想起了自己是谁,不再是任人摆布的白先生。所以,终究人要做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而不是做这个世界的一颗螺丝钉,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请做一颗让世界记得你名字的螺丝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