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爱与希望,艰难的日子终将过去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SIFF主创场,很荣幸导演制片和男主演都来了,很少有这样的机会直接接触到印度电影人。从阿米尔·汗开始,印度电影总是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似乎看“印度神片”也成为中国观众的新消遣方式。但是这一部,真的出乎我意料之外!



这部片子和传统的宝莱坞电影风格迥异,没有又唱又跳的情节,如果不是看演员对白,很难想象这是一部印度片。 抛开故事主线,这完全是一部印度风光片。不仅反映了这一家三口的故事从印度西南的喀拉拉小岛到了北方的西姆拉(《三傻大闹宝莱坞》查图尔那里第一次知道这个地名)。然而在看上去美丽的风光下,却隐藏着如果气候那样的社会不平等……这就是故事主线的本身,一部类似于纪录片式的情节。 起初由于天灾,一家三口的屋子被海浪倾翻,船只也都支离破碎流离失所,然而由于他们的身份无法确认,也同样拿不到官方的救济。男主角还因为误会被送进监狱,受到百般折磨。走投无路之下,一家三口远走西姆拉。在影片出现的黄色的门,它是命运之门,却又似乎是一扇看不到希望的门。 在西姆拉的生活同样也是惨淡的。他们不得不接受低廉的薪水,还要担心随时有新的廉价工人出现。这里也几乎与世隔绝,连去个商店也十分困难;冬天,男主角由于严寒加上不断地劳累,肺里咳出了血;地主欠一家人两个月的收入却始终不敢吭声;男孩断了腿,没有办法寻医,随便找了个大夫救治,换来的可能是男孩的终生残疾等等…… 但幸运的是,一家三口始终没有分开,共同相依生活着。在刚来的时候,男孩子捡起了地上的苹果,擦了擦之后共同分享的幸福感;此外,男孩子无意中捡到的羊也给了这个家庭一丝温暖;在男孩找羊迷路的时候,男女主角走进未知的森林深处寻找他。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们始终没有放弃活着的希望。 最后,地主找到了更便宜的工人,强行将他们赶走是本片的高潮部分,是一段精彩的长镜头。在收拾完他们的行李之后,男孩子还想把羊抱走,但被地主制止,为此还发生了大的冲突。这时候,因为印度的种姓问题,给这个家庭带来的严重冲击终于爆发。男主角火上心头,冲进屋子,拿起猎枪对准了地主,这也暗示着印度需要克服种族的芥蒂。 最后,那扇门又出现了,同时出现了一句台词:“爸爸我们以后要有自己的房子,这样就没有人能把我们赶走了”,象征着这些印度社会的底层人们,需要在这个社会中得到更多的包容,让每一个人能够拥有平等的环境,在爱与希望中成长,整个印度社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家庭。 其实,他们想要的很简单,如同画面中纯洁的自然风光一样,本没有贵贱之分,只不过是我们这个社会,刻意把它搞复杂化、搞污浊化了(这个台词也让一些影迷想到一些不着边际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