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听风暴》有哪些亮点和记忆点?
查看话题 >《窃听风暴》有哪些亮点和记忆点?

从中学到了什么技巧?
1.不让被拷问者睡觉,如果无罪他会越来越愤怒,如果有罪他会越来越镇静或崩溃。
2.重复拷问,如果说真话他会重组语言,如果说假话他会重复一样的回答。
女主的禁药是什么?
可能是抗抑郁,为了说明女主是为了活下去才招供的,而不仅仅是为了生计。
秘警招妓那段为了表达什么?
丰满主角形象,胖鸡越辣眼睛,越能反衬出他的饥渴与寂寞。
影片怎么刻画秘警的心理?
偷看作家家里的书;孩子在电梯问他是不是秘密警察,他选择不予回应;窃听献给好人的奏鸣曲时流泪。
影片怎么刻画女主的心理?
在车里欲拒还迎;作家让她不要走,她留下来满足完丈夫却又出去陪部长了(从酒吧遇到秘警而知);招了又不认,不认完又招,招完又自杀。
秘警的上司怎么看出变节破绽的?
因为最后一份勇者报告上的红色指纹,拿打字机时不小心弄到手上,又不小心弄到监视报告上,所以上司在车上看完报告就说你还是露出破绽了。
导演的功力体现在哪?
影片音乐大赞,贯穿全片的几首选曲由慢至快,一如影片剧情的节奏,一开始较为平缓,后面开始慢慢推高,让人大呼过瘾。
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东德是苏联那一套,西德是资本主义。东德为了巩固政权极力封锁言论,而文字工作者就是重点看守对象,文字走私可以说是死刑,即使有幸不死,在经历恐怖的文字狱以后几乎都无法写作了。而两位男主都选择放弃了个人成就,甚至冒着巨大的风险,只为了做对的事。幸好最后都被世人所知,但又有多少无名英雄默默走完了苍凉的一生。
© 本文版权归作者 Lewi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