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玩具总动员4》里伍迪的结局与《复联4》里美队的结局相似又不同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大家有没有看#玩具总动员4# 呢? 看过的来一起讨论一下结局吧! 因为看到有不少人对伍迪的选择有不同看法。(本文含剧透,看过片的再来看)另外提醒片尾有彩蛋的,刚结束的时候每出几个演职员就会有延续剧情的情节,包括兔子和小鸭后来的任务,及另一个类似forky的玩具诞生。
第一次看的时候,感觉伍迪在本片里特别像美国队长,一直为了履行被制造出的目的而活,为了使命感而活,并且为此骄傲。但最终,面对重逢的恋人和已经不再需要他的孩子,他终于选择了自己的生活,从自己的使命中退休。从个人价值与责任感的角度,两个角色确实很像。但其实仔细想,两者的塑造有很多不同,也因此我对他们最终的选择就有不同的感受。
伍迪在片中已经明显不再是主人的宠爱,甚至不见了,主人也不在乎或没发现。可以说他在新的主人那里确实失宠,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这点在片中塑造得非常明显。而且片中也不止一次提到:“其实外面的世界还有很多小孩,很多选择。” 这些都让伍迪最后的选择看起来更加合理,没有遗憾。可以说,他选择离开不仅是因为和牧羊女在一起,也是选择了新的人生,说不定还会找到更需要他的主人。
无论是牧羊女,还是小主人邦尼或其他玩具,其实都没有因此受到影响,更不会产生任何风险。他作为玩具的责任和价值也远远没有结束,只是开启了新的旅程。
就此,故事可以继续他与牧羊女的冒险,也可以回到邦尼那边的其他玩具。但我个人感觉,新角色似乎更有吸引力,所以如果还有续集,应该是跟随伍迪牧羊女、小兔小鸭子那边。巴斯光年和其他朋友也许不会再是重点了,但随时也可以客串。
此外,伍迪在本片中的经历其实也映射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不再被爱或一段关系结束的时候,确实需要move on,就像外面有很多小朋友一样,恋爱关系也如此,单身的人有的是,不愁找不到新的爱人。包括片中另一个叫盖比的娃娃也经历的同样的遭遇,被抛弃,但最终找到了自我价值。而一再地坚持这段关系,强行地去依附和挽回一个已经不在乎你的人最终只是徒劳。
这在感情生活上还蛮实用的,是不是?与其被人当作不存在,不如去寻找一个在乎你的人。伍迪之前一直以为就算主人不在乎他,他也应该继续陪伴。但其实,我们都看到了,邦尼从来没有寻找过他,却一直在寻找forky。小朋友看本片时尚未恋爱,但多少可以从这个故事中懂得,需要爱的人很多,会爱你的人也很多,不需要固执于一段逝去的关系。
所以这个结局其实是神来之笔,也是本片获得很高评价的主要原因。它不仅是美国核心价值观:追求个人价值的体现,也教会观众如何处理感情。成人会更懂得其中的真理。
而美队这边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1)首先,他并没有被“不需要”。大部分的观众还是希望他继续出现,只是演员和漫威本身的计划并非如此。这个角色需要强行“被退休”,但并没有在片中给出一个适合的理由。因此他最终选择不回来,就显得偷偷摸摸,像是欺骗所有人一样。并不像玩具4里那样,还有个机会与大家道别或光明正大的离开。
2)他选择离开的方式因牵扯到穿越时空,违背了穿越原则,也违背了作为一名战士执行任务的原则,且会产生很多风险和问题,会影响到别人的人生,于是就不再是简单的个人选择。在道德上付出的代价比较大。
3) 此外,最大的区别是,他并不是暂时离开还有机会回来或短暂退休,而是片中已经让我们看到,他在短短五秒后,成为了一个老人,一个无法再继续美队生涯的老人。这基本上就把后路堵死了。而且也说明他过去的几十年都在隐居。于是产生了各种“眼睁睁看着世界和朋友遭殃袖手旁观”的局面。
很显然,美队的个人选择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而且非常突兀,没有足够铺垫,甚至很多是推翻了原来的内容强行去实现这个结局。正如不少人说的。卡特都去世了,却被硬拉回来成全,而本来有戏份的特工13却被“人间蒸发”,毫无交代。
很多其他超级英雄最后退休的结局,比如黑凤凰里的X教授和万磁王、黑暗骑士崛起里的蝙蝠侠,都只是退休,可以不再继续,也可以重启,留有空间。而至今被写到死胡同的只有美队,违背穿越原则和工作原则,甚至超级英雄作人原则的也只有美队。
正是这些区别,让两个人看似相似的结局带给人十分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