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剧透!!!!!)一个白痴的简短玩具总动员系列回忆和玩具总动员4主题分析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序
幼儿园的时候,中午的教室里总会放一些动画片。但因为只有午睡前那一点点时间,我只能看到简短的几个片段,而且小时候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哪有一部电影那么久。玩具总动员的第一部就是那种我只反复看过几个片段的电影之一。其实这样的电影还包括千与千寻,当时的我只记得爸妈变猪那段。说来也巧,正好现在千与千寻也在上映。不过扯远了。长大以后,在经历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否认自己童年的那几年,我一直没完整地看过包括玩具总动员等迪斯尼九十年代的一系列经典,这些都是我高中和大学补的。
七年前,我在读高一。我们的高中要求住宿,所以每周只有周末在家。早上,我告诉我妈我要做作业了,然后锁上书房房门,打开电脑,打开快播,找到豆瓣上评价高的电影,周末就这样度过了。什么作业,到学校找人抄一下就得了。(现在想来,生活的失意果然早就留下种子了啊hhhh)。就是在这样的周末我打开了玩具总动员三部曲。那时候第三部都已经出来几年了。这三部电影都不长,一天内就能看完。从第一部到第三部画面的提升是明显的。除此之外,每一部基本都伴随着异化的主题:第一部是宇航员发现自己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强大,第二部是牛仔发现自己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普通,第三部是……是玩具们面临着自己被抛弃的命运做出的反抗和妥协。(完了,我暴露了我没那么喜欢第三部……别打我)。连着看还会发现21世纪初流行的假ng用现在的眼光看来是多么的corny,虽然第二部到现在还是我最喜欢的一部Toy Story。
高一的我刚被重新分班,从分班后我就没有完全融入过这个班级。是玩具总动员系列告诉我就算未来没有希望,就算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微不足道,在当下,靠自己的力量,靠自己的选择,我们还是能得到成功的生活,而这份成功不是为了任何人,只是为了自己。现在想来这个命题有点存在主义的味道,每一部都在某种意义上与自欺抗争,但我不懂哲学所以不深入了。这篇影评也不是啥深入的文章,纯粹瞎BB。
正文
(大量剧透)
我知道,就算皮克斯瞎搞,有着玩具总动员的角色的电影是不可能辣鸡的。但是,我没想到的是这部电影的第一个act仿佛完全没有考虑到观众有可能是小朋友。没有什么有趣的冒险,没有什么滑稽的动作戏。看完全片你甚至会发现,整部电影没有一个坏人,是真的没有坏人,不是死侍2那种其实还有个校长是坏人,或者玩具总动员1那种有个邪恶的邻居家小孩。这部电影连一个坏人都没有(只有一个勉强算得上蠢人的)。从这个角度看这部电影真的是我看过的最成熟的动画片之一了。(好像千与千寻也没有完全的反派……我为什么一直提千与千寻……明明记不住那部电影到底讲了啥……)。虽然这么说,但是这部电影又有点回归玩具总动员1那种B级恐怖片的既视感。古董店真的是一个很吓人的场景……
不过我也不知道小朋友们是怎么想的。忽视掉小朋友,这部电影其实从开头就立下了正确的基调:牧羊女因为误会要被送走了,她告诉胡迪没事的。就算自己因为误会离开了自己应当陪伴的孩子,离开了自己的使命,things will be alright。在我看来,这是对之前身份认同主题的一种延续:如果身份的错位是机缘巧合造成的,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之后我们看到胡迪在新的环境下依然试图保持之前玩具领导者的身份,但时过境迁,胡迪已不再是玩具们的领导者了。这是前作中没有遇到过的。胡迪失去了新主人的宠爱,新主人甚至取下了象征胡迪玩具领袖身份的警长胸针。虽然前几部中胡迪一直是一个领导者,但这一部中更强调了领导者这个身份对胡迪的意义。虽然胡迪是个无私的、时刻为主人着想的玩具,但胡迪其实自私地想保留这个身份。这可以说是这部电影的第一个冲突了:在新环境下,胡迪不再是最受宠的玩具了,他的定位是什么?之后我们看到胡迪又一次成功地让他的主人摆脱了一次困境,满足了他定义的玩具的职责。我可以理解为,他对自己的身份定位就是一个为了主人开心而存在的物品,能让主人开心的玩具才是成功的玩具。在这一过程中他一直压抑着自己的需求,自己对受宠的渴望,来证明自己还是值得被主人拥有的。
本片一个成功之处是所有配角都是为关于身份认同的主题服务的。叉叉从认为自己作为垃圾就该呆在垃圾桶里,到后面发现作为垃圾也可以以垃圾的身份与主人相处。黑人兄弟配音的两人从寄希望于被收养到加入牧羊女的玩具解放小队也在与主角同行的经历中认识到了玩具的出路不止有一条。当然,电影也没有说期待被收养是应该否定的。盖比在获得声音后也通过在一个小女孩最无助的时候获得了希望。这可以说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了:它告诉观众,当觉得没有希望时,坚持自己原来的信仰和拥抱自由同样可取,也是相比前三作升华的地方。
讲到胡迪的声音,我认为这象征着作为玩具对主人的职责。在交出声音之后,胡迪不可能回到女主人身边,所以结局也就显得理所当然了。这对胡迪来说能否让他更快乐?从某种角度来说,胡迪的快乐一部分来自对主人的帮助,另一部分来自于作为领导者。但这两种快乐一定是自欺的,因为这不包括胡迪自己的需求。关系到他自己的是他对于玩具同伴们的信任和对牧羊女的感情(在前两部中铺垫较多)。在新生活中,他不光继续着让玩具去帮助主人的事业,也有机会更多地发展自己的情感。这应该是几部电影下来最适合胡迪的结局了。
总结
要是我的泪腺发达一点,我应该就在电影院哭出来了。而且这也是少数真的戳到我笑点的电影,能让我在电影院笑出声。我觉得光是这点,这部电影就值得我推荐给任何喜欢电影的人了。我不敢说皮克斯不会失误,但我喜欢玩具总动员4胜过3,因为3的最后几分钟的催泪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情怀,而4的催泪更多是靠角色的发展和与观众的联系。正经的部分说完了,下面我开启自己的沙雕模式。
卧槽古董店在闹啥?导演是不是刚看完死寂?行了我知道了别吓我行不?瓷娃娃吓死个人啊!然后牧羊女手臂被扯断又是什么鬼?我差点吓尿了啊!
然后编剧你自己告诉我是不是被pc党女权党绑架了?为啥每个女角色都是能干领袖型?Bo-peep绝对有矫枉过正嫌疑,是不是有人嫌老版Bo-peep太stereotyp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