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总动员4》:享受第二志愿的人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最近在全民K歌录了一首周杰伦的《蜗牛》,“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这不恰如看完《玩具总动员4》后我的心情么?
伍迪搁下了重重的壳,从他对主人的忠诚与依赖中走出来,寻找爱情的蓝天。而盖比娃娃也搁下了重重的壳,从她对原始主人的幻想中走出来,寻找真正需要它的蓝天。就连牧羊女也抛弃了本真的淑女样态,进入了一种侠女的新生活。人生不是只有第一志愿才辉煌伟大,有时候要懂得享受第二志愿的美妙舒然。
伍迪是一个热别有担当的人。这种担当化作它在暴风雨中的每一次营救,化作它对每一个玩具的那份赤城好心——尤其在“恶人”盖比娃娃最低落时它都雪中送炭地送上了开导,化作它对每一个主人的深深的爱。你知道我在哪情不自禁地落泪了吗?就是伍迪在谈着它的第二个主人邦妮的时候,竟然口误成了它的第一个主人安迪。它对主人的眷恋竟是如此之深。也正是因此,它才能挺身而出,跟随邦妮第一次进幼儿园,协助她完成了让自己更加“失宠”的手工玩具,然后一次次把这个手工玩具从垃圾堆里带回来,带到邦妮的身边。
我不知道生活中是否真的有这么执着的无私,但毫无疑问在这部电影中,伍迪的这种担当已经从前几部的领袖气质演变为一种具有淡淡悲情色彩的东西,逐渐成为那重重的壳了。鬼谷子有句话说的特别好,说人既要有担当,也要善解脱。中国古代的先哲多么辩证啊。现在的社会充斥着一种打鸡血的氛围,鼓励人们都有担当,但有时候当担当成为过重的压力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选择一下这担当的第二志愿——解脱呢?
当然,故事中也不只有从刻意紧绷到释然开放的第二志愿的选择。当邦妮的手工玩具叉叉不停地冲向垃圾堆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个社会底层“垃圾”人士的令人心酸的第一志愿。但是影片最终还是让它成为并且认同自己成为了“玩具”。这或许也是它的第二志愿吧。
最后说几句题外话。和《玩具总动员3》那种痛彻心底的感动不同的是,《玩具总动员4》并不如预期的那样让我激情难抑,或许正是这些第二志愿也传递给观众一种纾解之情吧。但结局还确实出乎了意料。
影片中盖比娃娃的手下追逐伍迪的那场,简直就是玩具版的“进击的巨人”啊,可见这部日本动画对全世界的影响之深。不过我不是特别认同盖比娃娃以叉叉为要挟,迫使伍迪交出发声器的做法,这种做法毫无正义性可言。另外,我也比较关心,一向善于将电影进行商业变现的迪士尼将如何把破破烂烂的叉叉变成一款畅销玩具。
动画影评俱乐部 insi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