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努力。成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哪怕你没看过《火影忍者》,那你肯定也听过《名侦探柯南》或者《海贼王》吧?这些都是日本的著名漫画,而且这些漫画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周刊连载。
周刊连载,顾名思义就是每周都会更新。与之相配套的还有“读者投票”制度:通过读者投票来确定热门漫画,热度降低到后几位的漫画将直接完结,通称“腰斩”。这一套制度完全是商业因素驱动才产生的。漫画家为了维持在周刊的连载就必须不断地努力努力再努力,否则随时有可能迎来“腰斩”。而新的作品能否再在周刊上连载就不好说了。
《BAKUMAN》就是一部关于漫画家的电影:两个具有天分的高中生为了各自的理由,决定在少年周刊JUMP上连载自己的作品并获得投票第一名。在努力的付出、经历了打击、收获了友情之后,他们的梦想能实现吗?

电影相对于漫画原作有了较大的改编,也由此被很多原作粉丝诟病。但事实上电影的改编相当成功,所有的变化都完美兼顾了电影的长度和叙事手法,还留下了足够的悬念以提升原作销量和续集可能。
改编中最成功的应该就是特别改编出来的反派“新妻英二”。这一人物的性格变化使整个故事的冲突性大大增强了。与原作漫画相比,电影中的新妻英二更加具有对抗意识,从漫画中一个单纯的狂热漫画作家变成了看不起其他同行、一定要捍卫自己JUMP霸主宝座的狂热漫画作家。在与主角两人的一系列竞争中,新妻英二最终见识并承认了“友情”的存在。在他最后的宣言中,他对漫画家这一身份的重新认识想必不会有人理解错。

全片中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当然不止新妻英二一人,责任编辑服部哲也是完全值得好好分析一番的角色。一开始的服部只是普通的上班族,每天发掘新人都到了麻木的地步。对自己的主编和组长言听计从,完全感觉不到对于漫画事业的热爱。在见识了真城最高拖着病体也要完成漫画的场景之后,服部终于开始只属于自己的努力,他也回想起了一个责编应该尽的责任。

最让人赞叹的是影片对于结局的处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之后,主角两人的作品终于到达了两人希望的位置——JUMP的顶点“读者投票第一名”。但这个世界是残酷的,超新星的爆炸也只是一瞬间的事罢了。友情buff结束,回归正常的主角二人在短暂的成功后没法维持高水平的创作。不断下降的作品排名最终给作品带来了“腰斩”。

友情、努力、成功。是少年JUMP的信条。《BAKUMAN》这部电影想要传达的信念,我确实收到了。追逐梦想的旅途中,会有挫折和成功。有的人吃掉了梦想,有的人被梦想吃掉了。但是哪怕经历了失败,只要还有“友情、努力、成功”在自己的生活中,只要还有梦想在自己的心里,不就足够了吗?

(=。=有水印是因为这是我自己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