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从真情中来

非得在电影的背景下,才能感受到禁忌与绝望中突生出的张力。
他们的关系难以用其他相关的字词形容,反而让我想起一味甜品——鸳鸯太极露。侵陷纠缠,融为彼此。
因为色起,终落了戒心。不禁好奇,这种没由来的信任,源于哪里?爱吗?
身体记忆、直觉、行为主义、认知一致性……
当需要解释时,总是有很多长得像分析理论的素材冒出来争相证对。却得不到满意的答案。可能这就不该用理性的知识来解释吧。又或者换成动物世界,就没有这样的问题。
人物之间的关系从头到尾都是紧张的,叫人一刻都不能放松。
试探、打量、盘算、揣测,就连一众同学之间,都难有真诚倾心可言。
“利益、需要、事业、革命”,口口声声攸关现实,可和亲身体验到的境遇比起来,就容易发现那只是双方对立事实真相的一部分,而不是全貌。做尽坏事的人有被逼无奈、被控制的艰辛,也有感动迁就和待人好的一面;而一向作风正派的人也会无视情义、有懦弱妥协的一面。看到更多苍凉无奈,再抉择,孰是孰非就不再那么轻易定夺了。也是,又有谁能决定另外一个人的生死呢?能做选择的,无非只有自己的生命罢了。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想必王佳芝一定体验到其中真的那部分,所以才视为珍贵吧。试想,如果“除害”最后变成了要伤害一个真心对你好的人,那初衷怎么站得住脚?如果她最后没有提示他“快走”,那无论结果如何,他们俩都会比之前包裹地更紧实,更绝望、心灰意冷、麻木和失去人性吧,那又是多样的疯狂和可怕。
她生命的结束,至少为他带去了一缕光亮、保护了一寸柔软、留下了一丝希望。这种温暖善意的给予,会让坏人变得不那么坏;而直接杀掉坏人,杀不掉可能变得更坏,杀掉了也会有新的坏人去那个位置。那王佳芝就是在身体力行地教化他,这样的举动本身已经值得歌颂了不是吗?
这样再看刚开始提到的“信任”,可不就简单了。
从真情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