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权之路前途坦荡!

我敢肯定《绿皮书》是近年来最好看的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注:爱乐之城最终并没有拿下小金人!) 微妙而满溢的细节,含蓄而饱胀的情绪贯穿《绿皮书》全片,如果问观众对哪个桥段和对白最有感触,相信十个人会给出十个不同的答案。
所谓绿皮书是半个世纪前美国黑人专用出行指南,当年可能是关爱产品,如今看却近乎羞辱。电影中的Don按照白人社会的标准努力活成了上等人的模样, 然这究竟表达了黑色皮肤的自尊还是自卑呢?当西装革履的Don坐在豪车里望向南方种植园里的黑人父老,眼光迷茫交织。边缘人群终其一生,似乎都无法逃脱这样的悖论挣扎。
Don的外焦内白并不能让他全然融入主流,即使被上流白左奉为抒发圣母婊情的图腾也未能赢来真心尊重。在我看来,最终令到白人屌丝Tony能与他齐眉平视的,还是那些与标签无关的硬实力(财富、能力、品格)。不难发现,近人情重功利低底线无信仰的Tony像极了典型的中国人设。这似乎可以暗示,在儒家社会生态下,中国弱势群体的平权之路未必要比西方世界困难险阻。
电影中Don集齐了非洲裔穆斯林同性恋反腐环保自律文艺各种标签于一身,在美国政治语境下简直就是一樽水晶杯。而他的一生就在这种“眼看手不动”的瞩目围观中,小心翼翼地擦亮每片水晶棱角,形只影单地拾掇碎落一地的玻璃。种族矛盾也许离中国观众甚远,但我们或自有生以来或于某时某地,也都可能落入和Don一样不黑不白不为人知的边缘处境,这种孤军奋战的辛酸谁又不是似曾相识?
© 本文版权归作者 阿伟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