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为流浪地球做一次愤青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已经经过了愤青的年纪了,但《流浪地球》给我的震撼太大,让人忍不住想为它说点什么。 诚然,我不是最忠实的科幻迷,但近几年大火的《星际穿越》,《火星救援》也都是贡献过票房的,所以应该不至于是看不懂科幻片的那类人。我身边也有真的不爱科幻的,我一个朋友就是冲着推荐去看的,回来跟我说一点都不好看。 关于电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就像我不喜欢动漫,在电影院看《龙猫》从头睡到尾,但并不妨碍喜欢它的人继续喜欢。 所以,在两级分化严重的小破球(流浪地球)之争里,我是给五星的那类。 其实,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前,很多人并不看好它,我也只是因为主演有吴京才大概知道有这么个片子。而跟它同期的电影,哪部都比它更有话题点,韩寒的《飞驰人生》,星爷的《新喜剧之王》,还有作为系列电影第三部的《疯狂的外星人》也集结了沈腾跟黄渤,赚足了观众缘。相比之下《流浪地球》显得有些亏,男主角名不见经传,吴京算是家喻户晓了,却有很多人是因为吴京而拒绝去看电影的。所以这个电影能爆,真的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更让我觉得意外的,是像我这样一个伪科幻迷竟然看哭了,而且还哭了两次,一次是姥爷死的时候回忆朵朵,还有一次是户口知道他爸要去送死时两个人的对话。 嗯,我觉得我不算是一个泪点很低的人,但却是真的很容易被感动。就像小时候看读者啊知音那些文章,文笔不是最华丽的,但是故事真实,动人,就很能触动心扉。 任何时候,真实,都应该是最打动人的。 很多人说作为科幻片,《流浪地球》煽情太过了,虽然我也觉得有些地方很尬,比如韩朵朵说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的东西那一段。但是瑕不掩瑜,没有人可以否认它的成功。 一部艺术作品,在它诞生的时候,没有人能够预测到大众的反应,甚至连创作者本人也不能。但是对做电影的人来说,观众是消费者,片子的票房靠的是实力和口碑。实力可以包含很多方面,导演,演员,剧本,投资,后期等等都可能影响到最后的票房,但是对于非专业的普通观影大众来说,好电影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我愿意为了它花钱,而且还觉得值回票价,这就是口碑。 毫无疑问,《流浪地球》的口碑是让人服气的。 作为豆瓣老人,我是很看重豆瓣影评的,所以在我为这部电影支持五星的时候,也特意去看了许多说垃圾一星的,关于热评里那些言论,也许有些真的是单纯不热衷科幻而觉得不咋地的,还有些可能是因为看不明白而觉得不好看的,剩下的那些就是很认真的给电影找问题的,逻辑漏洞,演员演技差,台词尴尬,剪辑混乱,剧情不连贯,还有前面说的煽情,或者其他的一些可以拿来作为佐证的理由,都可以让不喜欢这部影片的人为它打一星。 都说人无完人,电影也一样,豆瓣评分第一的《肖申克的救赎》也有很多人打一星呢,所以《流浪地球》被打一星很正常(我说的是非恶意打一星,不包括刷分团队和没看过电影就直接打分的)。 我记得吴京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中国的科幻影迷欣赏水平是世界级的,但他们还是那么宽容的等待着中国的科幻电影,所以显得很可爱。 的确,中国人的观影水平特别是很多豆瓣专业人士的观影水平,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级的。因为看了太多好电影,所以更期望中国也能出这样的好电影,由此而显得更加严格。所以很多给电影差评的人,其实也正是希望国产电影能越来越好的人吧。 我觉得无论是给好评还是差评的人都无法否认的一点是——《流浪地球》毫无疑问是国产科幻片的一个里程碑。 在此之前,没有人敢去想中国人也能拍出不输好莱坞的科幻大片,所以决定拍这样一部很可能不被观众所认可的电影,背后所承受的压力,大概只有参与电影的人才能懂。 而在国内现有的大环境下,影视创新,影视艺术的结局大多苦情的多,欢笑的少。 《百鸟朝凤》作为一代名导遗作,在豆瓣14万+的评论里达到了8分,却在上映时因票房惨淡让制片人下跪求排片。而同样在豆瓣上达到8分的电影《大象席地而坐》,第一次被大众所熟知却是因为导演自杀的原因。在他死后,这部遗作获得了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剧情长片两项大奖。 艺术是疯狂的,但是艺术也需要认可,需要宽容。 我不能说《流浪地球》有多么好,只是,它真的没你们说的那么差。 国内影评人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国外影片在豆瓣上达到8分算是不错,国内影片如果到7分的话就已经值得一看了。这个不是说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就对国内影片降低标准,而是国人对电影的欣赏水平太世界级了,甚至很多时候达到了苛刻的程度。 也许,是一直以来的文化输入太成功,让大部分人都觉得,国外的就是比国内好,美国电影就可以一个人拯救世界,放在国内影片,就被骂得狗血淋头,参照《战狼2》。 所以,在观众抱怨国内没有好电影的同时,影评人也在抱怨,中国观众真不好伺候。艺术性强的吧,说看不懂;搞喜剧玩套路,又嫌太庸俗;模仿创新,被说成东施效颦。诸如此类,不枚胜举。 在这个大前提下,去思考所谓的限韩令,国产保护,就觉得没那么难理解了。思想文化的输入与输出是潜移默化却影响深远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选择支持《流浪地球》的原因之一。一直以来,美国大片都在强调只有他们能拯救地球,但《流浪地球》却恰恰相反。它没有展现任何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全世界各国人一起努力,保护自己的家园。 这种大爱,是有些两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人骨子里带有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在电影院里,很多人跟我一样被感动到落泪。我相信,在生死存亡地球毁灭的灾难面前,所有的煽情都是出自真心,出自爱。 作为新闻专业的媒体从业人员,我知道,国产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进步的空间也是巨大的,这是一个虽然艰辛却充满希望的过程,不是吗? 为什么《流浪地球》让很多人激动不已,因为在国内影视市场混乱,天价片酬,阴阳合同,流量当道,演技靠边的现象层出不穷的时候,小破球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希望国内影视市场不再是火一个片子,火一个类型,就复制十个百个一样的,而是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真正的良性发展。 流量时代正在过期,这是中国电影走向优秀的一个良好开端。时间也许会证明,终有一天,我们也能拍出像韩国的《素媛》《熔炉》一样伟大的电影。《流浪地球》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y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