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镜 第一季的剧评 (2026)

Kazuki 2012-02-22 22:26:51

关于第一集里出现的Turner Prize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在影片开始没多久,那个小护士打开电视的时候就在放关于艺术家Carlton Bloom 在Tate Modern的展览提前三周结束的消息,而这整一个事件都是由这位"Former Turner Prize winner artist"搞出来的最后还给他来了个帅气特写照片并被评论称为"The first artwork of the 21st centry",...  (展开)
颗粒 2012-01-05 11:49:54

放弃手机和电脑,你还能继续生活吗

有多少人每天上网七八个小时,除了泡豆瓣儿围脖淫淫就不知道干啥好的? 有多少人本来准备干点啥,然后在打开sns网站的瞬间就把该干的事儿忘得一干二净,等到回过神来个把小时已经毫不留情地gone with the wind了? 我就这样,我认识的好多人都这样。 而且我们还颇有点自省精...  (展开)
feather 2011-12-29 22:30:43

对于digital culture专业之解惑

坦白说,在去芬兰之前,自己也并不十分理解将要去读的这个专业具体指的是什么。digital culture这么暧昧又混搭的词语,每当被询问,只能尴尬地一笑而过。听到digital,大多人联想到it编程什么,那和我们专业完全搭不着边,或者说我们够不着人家脚跟,那都是要真功夫懂得玩弄仪...  (展开)
肖浑 2012-07-18 17:06:26

迈向自恋新时代——关于《黑镜》的分析和预言

刚才看微博上林奕华用镜像理论分析陈凯歌新片《搜索》,于是就想起了前几天刚看完的那部英国“三集片”《黑镜》。短短三集,每集都沉重压抑得要人命,看完根本没力气再去思考里面的道道。 不过,也可以先找个轻松的着眼点,比如联想到三不五时就会爆出来的闹市大屏幕放A片的新...  (展开)
面面嗒 2016-03-25 11:19:23

人心可谓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周末在家看了黑镜一共3集,每集40-60分钟不等,我用了一周的时间看完 整部剧基调很沉重,疑惑和压抑 第1部的后期情节很富有冲击力,对我震撼比较大 位高权重者遇事的不由自主 从全盘掌握局面到最后的放下尊严顺从绑匪在几亿人面前与猪做爱 政治的不可控因素太多 除了这个荒诞...  (展开)
铭铭哥哥 2016-11-20 00:20:56

最赞的英剧!!!!必看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Charlie的创作,就是探究现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这并不是什么好印象 他曾说我想做一个让人不安的东西 他成功了。《黑镜》得到的赞誉不计其数 Entertainment Weekly评价说: 当你看完后,你会希望坐时光机回到过去,重新体验一遍看剧的惊喜 When it's over, you'll n...  (展开)
方聿南 2012-03-13 09:17:48

科技寓言,三观风暴

台湾同胞将电视剧称作“电视影集”,拿来形容《黑镜子》十分合适。电视在西方崛起之初,这类每集题材、主角、情节与风格截然不同的剧集就占有一席之地,主打科幻惊悚的《阴阳魔界》(2002年有翻拍),悬念大师主持的《希区柯克剧场》等都是都是脍炙人口的早期经典,近年的例子...  (展开)
约翰格利特 2012-10-05 21:43:52

活在科技恐慌时代

《黑镜》自诩用极端黑色幽默的方式讽刺了科技是精神的鸦片,并通过故事来展现它的“毒副作用”。其中最为引人热议的是S01E02《1500W点的价值》,在大众评论里,出现得最频繁的一个词是“消费主义”。何为“消费主义”?大概可以把这个概念理解为一种社会道德上的糜烂腐败现象。...  (展开)
无糖分子 2012-02-23 13:36:04

分析下第一集中的矛盾冲突和角色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以下全部是个人看了些东西瞎琢磨的内容。。。。。(不喜欢这集剧,只是因为想琢磨某个问题,所以写下这些) 本集主要就是围绕着一个很大的矛盾和冲突发展的,说它大,因为它突破大家的底线,不管是道德的也好、法律的也好。 编剧把主角,也就是首相,放置于一个非常极端的,两...  (展开)
Non aliud 2013-02-27 04:15:27

反击:《黑镜》中的理论批判对人性生活的栽赃陷害

有个俏皮而不失精准的评论说: “黑镜讲的故事大概有这么两个问题:1.在一个漏洞很多的极端环境或者自造世界观当中对于事件演绎结果的庸人自扰;2.庸人自扰背后极其错误的文艺青年式的白左情结。” from @krejerk 这两点分别涉及两方面:1. 故事手法,2. 价...  (展开)
依萍暴富了吗 2017-08-29 20:31:40

尼玛第一个故事就惊天动地!

11年的剧了,特别短的电视剧,一季只有3集,每一集都是独立的故事,不同的演员,不同的故事背景,不同的题材,但都是围绕着现实生活展开,每个故事都特别精彩! 第一个故事就让人印象深刻,讲的是英国首相的故事,我想说英国人也很厉害,调侃起自家首相也是特别的不遗余力了,...  (展开)
笑镜 2012-01-10 09:48:32

绝望三部曲

叁: 活在谎言中,活在猜忌中,这还不是最可怕的,一旦你选择真实的活着,你就会被全世界猜忌,你本身就成为一个谎言。当你选择挖去那纠结的记忆体,那意味着什么?还原真实?不,那意味着你向谎言和猜忌妥协。看看那个挖掉记忆体的美丽女人吧,她甚至无法在报警时取得警方的信...  (展开)
圣墟 2016-12-20 12:04:10

黑色幽默中的社会百态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第一次接触到《黑镜》的时候,完全被其作品的深层意义所震撼到了。对于此片,实在不能说是喜欢。因为每看完一集心中都会有点抑郁。但是就是想要看下去。 S01E01 为什么说这一集令我最震撼,是因为最后领导者的那一幕悲剧其实是可以避免却因为大家的围观心态而没有避免。在他实...  (展开)
猫河蓝懒 2012-04-22 14:45:21

向“技术”宣战:偏见之下难以站稳的批判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黑镜》三个故事,不管是对消费主义、过度娱乐的批判,还是对过度传播的反思,均指向一个共通的主题——对技术的反思和批判。 “科学”和“技术”,作为科幻的两大关键词,经常一同出现。技术往往被认为是科学的一种特定的形式。在词典中,技术是“拥有实用价值和工业用途的...  (展开)
A班江直树 2017-05-19 13:17:35

背后的意义

《黑镜》每集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不同的演员、不同的故事背景、甚至是不同的现实社会,但都围绕我们当今的生活展开——如果我们够傻的话,我们的未来就是这样。”英国剧评把这部电视剧比作部《阴阳魔界》(The Twilight Zone)和《惊奇轶事》(Tales of the Unexpected)的融...  (展开)
贪嗔痴 2021-02-21 00:32:00

第二集的绝望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第二集真的好绝望,好绝望。 解读成消费主义也有道理,但是我的第一反应是反乌托邦 很像《1984》 极权社会最恐怖之处不是将一切程序化,符号化,不是对一部分人的压制,甚至不是对人的欲望的消除,而是这个社会没有思想,不允许思想,最后让一个个个体“自愿”程序化符号化,成...  (展开)
Yakamoz 2012-05-22 10:11:58

一千五百万里程的价值——黑镜

还是忍不住又看了一遍黑镜之一千五百万里程的价值这部迷你剧集,总觉得它是一个现代版的寓言故事,讽刺着当今,预警着未来。故事通过高科技的未来世界重构了生活,一开始便让人无限向往那充满未知的新奇,就像新生儿一样用好奇的眼睛眨巴这个怪异的世界。然而随着剧情...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01 102 后页> (共2026条)

订阅黑镜 第一季的剧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