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房间的影评 (153)

《隔壁房间》涉及到的艺术家和作品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的公号,欢迎关注,原文在此 : https://mp.weixin.qq.com/s/WESwjyIs8UaUBtFlvrgQ3A 我在晚上十点钟打开阿莫多瓦的《隔壁房间》,企图看半个小时就去睡觉,但这显然不可能。 阿莫多瓦电影中的女性,一向比很多女性导演镜头中的女性更丰富更真实。本片中的两位女性之所以是朋... (展开)
A Dying Lily with a Lovely Daliah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雪花微微飘落,仿佛进入最终尾声,落在所有生者与死者的身上。 1 Flowers and the Vass 很显然,明快的色彩搭配,现代感强烈的几何结构,从预告片到海报都一直强调这肯定是一部“养眼”的电影。而这也符合阿莫多瓦一直以来的色彩风格,他总是喜欢首先在影像形式的最表层冲击我... (展开)
尊严赴死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种奢望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片的海报总让我想到伯格曼,现在的我已经不再对伯格曼的那股“难受劲”上瘾了,而阿莫多瓦的这部四两拨千斤般的作品倒是挺对我的胃口,看完莫名觉得轻盈而平静,有种润雨细无声的感觉。 人的痛苦来源说白了就是难得糊涂,太过聪明,知道的太多。而死亡更是成了禁忌话题,让人... (展开)
轻轻飘落——评《隔壁房间》转载于ReverseShot作者:肖尼·恩埃洛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中文校对:Kaihing 格特鲁德·斯坦因在描述她年轻时看过的那些情节剧时解释说,她从中回忆起的乐趣源自其节奏:“静默、沉寂与快速的行动。”她所领悟到的是,对于这种体裁而言,最重要的并非情感性,而是其在高潮与低谷、快速叙述与缓慢、拖长的对影响的展现之间来回摇摆。 情... (展开)
浓情蜜意的她俩,阿莫多瓦的“女性友谊”
文/整理/封面图:深秋小屋 配图+预告视频:豆瓣、影片官方社交账号 注:点击文中“超链”跳转到另一篇关联小屋推文。 深秋小屋公众号:ladyscn Tilda Swinton(蒂尔达·斯文顿) 和 Julianne Moore(朱丽安·摩尔) 的新片《隔壁房间》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影片在威...
(展开)

关于安乐死的一些思考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今天参与了医学院的一场观影会,讨论电影《隔壁房间》。教授提出了三个问题,引发了我对生死的思考。 第一个问题: 即使治疗没有效果,患者是否仍应完成疗程、谨遵医嘱?我认为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死亡方式的权利。无论是经济负担还是患者的意愿,都需要被尊重。我曾在急诊室看... (展开)
双影后飙戏,威尼斯金狮奖实至名归!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文章首发公号:分派电影,每日推荐告别剧荒! 2024年三大电影节最佳影片—— 戛纳金棕榈奖:《阿诺拉》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 柏林金熊奖:《达荷美》 如果说《阿诺拉》是对身份、阶级和个人自由的探索,那么今天要聊到的这部影片则是讲生与死。 《隔壁房间》威尼斯影展... (展开)
身体不要太好,要不然死也困难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上一次看到这么微妙的片子还是《秋日何时来》,生死题材有种冥冥之中的幻觉。 叙事效率极高,基本只剩主要构架,没废话、没废片,享受的体验。 认命不是什么坏事但也不要放弃,貌似最开始的安慰都是这样的,不过二人干脆的讨论让“度假”呈看似冷静(荒谬不近人情)的方向改变... (展开)
善过为恶,别做滥好人《隔壁房间》电影日记
阿莫多瓦的《隔壁房间》深刻探讨了当前社会中一个隐性而严重的问题:个体是否依然能够保持自我,并对自身行为和决策负责。当周遭充斥着他人的窃窃私语、无休止的议论以及各种规范与要求时,个体是否还能顺心如意地坚持自我? [视频] 这一问题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屡见不鲜,无论...
(展开)

阿莫多瓦再次讨论生死,梅开二度
玛莎在临死之际令人困惑的行为似乎可以用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扉页上的那段话来解释: “……是的,爱,但不是那种爱,即因为什么东西,为了什么目的或者因为什么缘故而爱。 而是这种爱:即当我临死时,我看见了我的敌人,我却仍然爱他的时候第一次所体验到的爱……爱邻人...
(展开)

《隔壁房间》,一个没有指纹的世界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隔壁房间》像一个没有灰尘和指纹的世界。在这巨大的无菌室里,一切装潢、家具、织物的颜色都经过精心搭配,摆放的角度也被设计,连呕吐和癌症治疗而产生的痛楚和呼喊都如此降噪、洁净,这个被过度控制的世界带给观众的体验是失真的,以至于对话里提到疫情、新自由主义和极右... (展开)
#观影手记# 2615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两位女主我都好爱!男配也特别喜欢! 但这就是坨色彩斑斓的大便! 所有对白味同嚼蜡,看了那么多阿莫多瓦西语片,没这感觉啊?!难道真是一种语言一种人格吗?说起英语的阿莫多瓦属实无趣。 一直保持靓丽不乏男友的沙白,陪她走最后一程的只有老父亲,就夠悲催了,这位简直惨烈, 只...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