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的剧评 (13)

小染 2022-07-01 16:41:40

第3集笔记 游戏技术给我们的现实世界带来了什么?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从1958年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款电子游戏诞生以来,到2022年的今天,游戏技术不仅在游戏以内内尝试模拟各种我们生活中遇到情景,它还将技术延伸到的游戏以外的世界。 游戏技术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 这是1992年发售的德军总部3D,当时的3D效果让人惊艳: 当时的计算机其实并没有能...  (展开)
绛唯 2022-12-03 00:29:21

桌面纪录片,一个新的科普形式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这个纪录片推崇桌面研究,但其实这点做的最好的是流行语那集,展现了很多桌面的操作过程,收藏网站、飞书整理语料、甚至工厂的信息都是从广告中获取(不错的创意),其他的比如猝死那集,更多是把桌面作为一个可有可无的手段,多为用xmind展现思维过程,用和老板的聊天记录展现...  (展开)
小染 2022-07-22 15:53:56

青工厂第5集笔记 猝死是否真的在走向年轻化?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近些年,我们在网络上总能看到一些年轻人突然猝死的新闻,常常是和加班有关。这是不是意味着,猝死,正在趋于年轻化? 一、猝死的主要原因 从我们国家公布的数据来看,猝死主要有三大原因:心源性猝死、肺源性猝死和脑源性猝死。其中,心源性猝死占到了一半以上,成主猝死的主...  (展开)
克莱因有点蓝 2022-12-20 00:00:56

可以预计是一部慢热的系列纪录片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分集感受-(看了感兴趣的几个题材) 第一集 代糖 最后院士的补充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本人就是更喜欢代糖饮料的人,并不是因为不罪恶,就是觉得更好喝。(本身就是讨厌很甜腻的味道,带糖饮料让我感觉到清爽) 所以在看研究员通过“为什么蔗糖饮料比代糖的更好喝”来推动整个研...  (展开)
yan谨言 2023-12-14 22:07:30

札记

做得很有趣。 向课题组的一个汇报 不同结合能力和持续时间导致甜味和甜味不同 3 FACS,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 5 人还年轻,可是心脏老了 7 技术活 8★ emoji成为了武器 我们不在讨论,只是互相攻击 在那个屏幕里的世界,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10 一些专业的研究人员(专家...  (展开)
冷眼看电视 2022-11-04 15:21:12

《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你准备好接受硬核知识的暴击了吗?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今年6月16日,腾讯视频推出纪录片《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简称《青工所》),节目将目光聚焦在科研工作者,以硬核的知识密度和特别的呈现形式,带来科学赛道的全新突破。 《青工所》以「青年理工工作者」私人化的探索过程为线索,利用「桌面电影」+「纪录片」的形式向我...  (展开)
过午不食 2022-08-09 22:12:23

惊!那些你不知道的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的事??

惊!那些你不知道的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的事??哈哈竟然不困?! 还很认真的看很认真的听甚至有脑记录并思考🤔了! 严谨又可爱,幽默又认真,是很有趣的片子,有认真学到耶哈哈哈~当下热点都一一解析,不推崇不抨击,看则无聊实则满满的知识点,各个数据依托研究不落 好棒呀,很...  (展开)
豆友zdRJZC6lJ4 2022-06-25 12:27:34

第二集确实不如第一集

咱就是说,第一集是不是天花板拉得太高了,确实有被惊艳到,但是第二集除了时长少了73.5%之外,配音也没很可爱。特别是在5分半左右的时候和词云出现时,背景声音的音量和旁白的音量,两者的音量不分高下,混合在一起听起来特别难受。第一集的呈现形式非常多样,而且逻辑很缜密...  (展开)
小染 2022-06-24 14:03:34

第2集笔记 什么样的棉签才能捅进你的喉咙?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前一段时间,网络流传的一段关于核酸检测棉签的传说,比如: 引发恐惧的点,来自于给我们采样的“棉签”。本集就针对“棉签”的问题展开研究,篇幅很短,但是已经把“棉签”的问题说明白了。 首先,我们习惯把它叫“棉签”,但它并不同于图片左边的这两种棉签(注意图片最右边...  (展开)
小染 2022-06-23 15:35:51

第1集笔记:如何快乐吃糖?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Part1 | 零糖到底是怎么回事? 1.1 代糖是什么? 例如这款无糖饮料中的赤藓糖醇和三氯蔗糖就是它的代糖: 代糖可以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两大类。 人工甜味剂普遍甜度很高,能达到蔗糖的几百到上千倍,因此只需一点点就能让饮料变得很甜,所以成本很低。 天然甜味剂由...  (展开)
虾仔米 2022-06-19 04:14:27

形式新颖 逻辑清晰 强推!

强烈的桌面探索感与科普结合,形式极有新意,以前看的桌面电影都是悬疑恐怖片,这个片子确实开创了一个新的镜头语法。 叙事语态也不同于大部分纪录片的上帝审视视角,选择的是研究员视角,去搜索、发邮件、逛工厂、打开软件,更像一个普通人在教你怎么探索世界。(原来学者都这...  (展开)
蔬写 2024-03-11 21:27:56

关于流浪猫,并不仅仅是投不投喂的问题

亮点:丰富的文献资料以及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检索过程。 缺陷:有时候主创者或许有个人偏见,所以会选择性、仅仅展示一部分证据。 最典型的就是流浪猫那一集,焦点集中于“按照模型,流浪猫每年捕杀了大量野生动物,所以盲目投喂是不理性的,绝育也意义不大(因为基数太大)。” ...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Marie 2022-07-03 02:06:16

看完有没觉得自己也很酷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无糖”大概是爱美人士最熟悉的字眼了,也是一些饮料公司发家致富的秘诀。最近,有人正儿八经地用科学理论讲了讲关于无糖的那些事儿,那就是纪录片《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第一集《如何快乐吃糖》。 这部片子竟然搬出了思维导图,逻辑清晰、抽丝剥茧、层层递进地讲述了关...  (展开)

订阅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的剧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