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游的影评 (16)

戛纳主竞赛口碑之作,穿越历史与现代、虚构与真实的壁垒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由米格尔·戈麦斯执导的《壮游》入围了第77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银幕》场刊开分3.0,在今年表现平庸的主竞赛单元中口碑突出,各大国际媒体对该片赞赏有加。 《壮游》的故事设置在1917年,讲述了英国殖民官员爱德华为了逃避与未婚妻莫莉的婚礼,动身周游东方六国:泰国、... (展开)
这部戛纳新作影像之美登峰造极
今年戛纳主竞赛单元新片中,葡萄牙导演米格尔·戈麦斯导演作品《壮游》于当地时间下午三点在卢米埃尔大厅举行首映。本片由葡萄牙、意大利、法国、中国等多个制片公司参与投资,也在亚洲包括中国、缅甸、越南、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取景。 影片的故事发生于20世纪初,一个英国殖民地...
(展开)

【自译】世界在旋转:《电影手册》主编与米格尔·戈麦斯的访谈
文章来源:《电影手册》10月刊 译文首发于深焦DeepFocus公众号 Marcos Uzal:片名“壮游”(Grand Tour)的含义什么? 米格尔·戈麦斯:旋转(tourner)的是世界,至少我们在过去若干年间认识到了这一点。在电影中,“拍摄”也是一种旋转(法语中“拍摄”与“旋转”同词)。而...
(展开)

喜欢这种信马由缰的想象力,天马行空的漫游
有一天,戈麦斯看到了毛姆的小说《客厅里的绅士》,毛姆在缅甸遇到一个逃婚的男人,这个男人在新娘从伦敦来缅甸和他结婚时感到恐慌,于是逃跑了,背景是1917,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 本以为是戈麦斯也来旅游过,然后创作的电影,实则从他的纸上阅读开始,我其实从一开始看到...
(展开)

丧失对人的理解和感受,本片与《幻梦墓园》的巨大差距
一个以艺术家为目标的电影导演的创作方式,应该是在某种感受为动机的框架/边界里,通过坚持电影本质(围绕人扩展开来的运动影像艺术)而非其他诸如文本故事意识形态等成为主导的非电影本质的方式,来表达和传递这种感受。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环是对人的理解,而本片在这方面的问题很...
(展开)

历史再现如何从图像本体走向媒介本体
《壮游》是一部改编自毛姆的小说《客厅里的绅士》的影片,和《月亮与六便士》一样,它也涉及一个患有恐婚症的男人逃离家庭的主题。作为主角,爱德华和莫莉(Edward and Molly)穿越了东南亚和东亚的各个地区,他们的经历是由当地人用母语讲述的。画外音叙述者作为关键的叙事装...
(展开)

【自译】轮舞:米格尔·戈麦斯的《壮游》
文章来源:《电影手册》10月刊 作者:Marcos Uzal 正如米格尔·戈麦斯的一贯风格,《壮游》是一部自创规则并清晰展现这些规则的电影。影片更像是一场自由游戏,而非以某种固定结构组织。它并不受制于某种理论原则,通过玩耍性地编排叙事和素材,构建了独特的叙事风格。与戈麦斯...
(展开)

Sur Le Grand Tour
Gomes a fidèlement transformé une histoire qui ne peut être que fausse en elle-même: des pandas géants dans les bambous, de la musique partout à rangoon et des spectacles de village. Comme le dit le film, un blanc ne peut jamais comprendre l’orient. ...
(展开)

他和她的追逐,是观众的一场漫游
看过导演的《禁忌》对导演的创作风格颇具印象,在一段看似爱情故事的背后,更多的是呈现殖民时期殖民者们的状态和当地的风土人情。而这一部显然是把名字贯彻的透彻,不再只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而是跨越了亚洲的多个地区的一场追逐和展示。 逃婚的男人稀里糊涂的坐着船,从泰国...
(展开)

电影评论《壮游》———如影随形
人类每一次壮游的起点都从一个和平年代开始。 博尔赫斯说:“一个人的死或者一个人的出生都是最适合作一本小说的开头的。”《壮游》用一组数字——“1918”——就把二者融汇了。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世界缓缓从废墟中苏醒,一战前那个“空前繁荣”的世界早已被战火消...
(展开)

《壮游》:寻找自我的方法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葡萄牙导演米格尔·戈麦斯凭借《壮游》获得第77届戛纳电影节(2024)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 剧情比想象的更简洁。二十世纪初,大英帝国驻扎在仰光的殖民官员爱德华(贡萨洛·沃丁顿 饰)为了躲避即将到来的未婚妻,踏上巡游之旅,而与未婚夫多年未见的莫莉(克里斯塔·法亚特 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