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 第一季的剧评 (75)

接地气版Woody Allen,宅男版Carrie Bradshaw, "屎尿屁"版戈达尔
看第一集的时候就想推荐给所有人,因为太好玩,甚至舍不得一口气看完。 每一集都由John Wilson相同的旁白开启,“Hey New York”(你好哇 纽约)。面对世界上最为人熟知的城市之一,对创作者而言,这里还有什么? Nerd气十足的导演本人举着相机走上纽约街头,他有点丧又野心勃...
(展开)

John Wilson的精致小甜点 ——从一部纪实喜剧中看到的现代记录方式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城市交响曲这种自《持摄影机的人》开始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的纪录片类型,是通过一座城市的地理景观和城市面貌,给观众心里产生对这个地方风土人情的感观与态度。 很难想象得到这种初期偏向实验性的影像风格,在多少年之后被使用在了一部如此接地气却也不乏幽默的剧集里。相比使... (展开)
还是没明白但又好像很明白怎么做
嗨,我是Charlotte,nerd,十级社恐。 我讨厌家庭聚会,不知道迎面而来并不认识的亲戚问我房子多大的时候怎么回答。 我讨厌坐地铁,不知道在拥挤的车厢里怎么看自己的书才能保证不被边上的人偷看。 我讨厌家里乱糟糟,却宁可懒洋洋在沙发上看书把左脚的袜子丢到地上七歪八道的...
(展开)

生活的观察者都是哲学家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只看了不到一分钟,就马上回去把后面几集都下载了,忍不住感叹,这绝对是我的菜。 He's absolutely a genius. Hey New York! 101闲聊指南 从纽约到坎昆。可以谈天气,但是不能说气候,可以谈广告但是不能说新闻。聊的次数多了就成了普通熟人。这个时候依然要注意你和对方的谈... (展开)
不要想 how to, 去生活吧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如果需要用极少的形容词来描述这部纪录片,那会是 depressingly delighted. 自言自语式的纪录片,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回晃动的镜头让你完全进入到他的世界,看似流水账的生活里藏着那么多出奇意料的细节,人和事物之间存在那么多奇妙的连接。 第一次看会不适应于这种叙事,第二... (展开)
Through John‘s lens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可以说是UGC的巅峰了,对生活拥有如此高的感知和观察,能将普通的生活也活成有趣的诗。希望俺也能继续保持!摘录了一些触动到我的碎碎念: 交流情感会让你在还没做好心理准备时就被卷入人际关系的湍流之中,所以一定要懂得如何引导这种互动,从... (展开)
这是对生活细微的极致的热爱
所有的“how to”的发问,所有的寻找答案的过程,以及作者对纽约城里生活的一个个普通人的探索,都在那些看似平凡甚至潦草荒唐、但其实每一帧都倾注了情感的镜头后,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好奇和热爱,而这是很多成年人早已失去了的东西。 我羡慕约翰的这种细微的感知力和好奇心。...
(展开)

My Thoughts for Every Episode
- **Ep1 How to make small talk**: Don‘t know what to say, but it’s no need to talk your past sufferings with a stranger. If you said, you should take the consequences. - **Ep2 How to put up scaffolding**: It’s scary to turn a dross in the society into so...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