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很少,有时,总是的影评 (242)

Tsaiyu 2020-04-14 15:21:08

我们的失败在于想象力的失败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电影之盐(fuckart-movie),欢迎关注 女性导演伊丽莎·希特曼的新作《从不,很少,有时,总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在柏林国际电影节取得本届场刊最高评分(由专业影评人打分),同时斩获了评审团大奖(二等奖,仅次最佳影片)。 目前,本片...  (展开)
画瞳 2020-04-14 11:42:43

又一个少女堕胎历险记

好多年了吧,当年年少无知滴我看蒙吉的四月XXX还义愤填膺滴说罗马尼亚那个地方怎么还那么落后~~~~谁成想2020年了,全新的俩少女堕胎历险记竟然发生在美国。当时在柏林电影节的介绍里看到,乍一眼这姑娘头上罩着个帽子说堕胎的故事,我以为是中东电影~~~~ 关于美国哪些州反堕胎...  (展开)
蛮蛮 2020-04-14 10:31:34

西方女人表面独立自主,但内心很脆弱。

4星,影片虽说俗套,而且极尽丑化男人之能事,几乎把所有渣男本质都搬出来了,基本就是为了吸引眼球,引起话题。但最终却反映出了西方社会女性的真实处境。女人表面看似独立自主,但除了法律义务外,男人对女人态度完全可以是不追,不婚,不养。女主爸爸把女儿养到16~17岁,就...  (展开)
_chowee 2020-04-12 23:04:27

女性视角感同身受的always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电影的标题来自故事中一个段落,女主来到曼哈顿进行堕胎手术前,诊所的顾问对女主进行了一个简短的问卷,让女主可以选择四个答案进行回答:从不,很少,有时候,经常。 问卷里的问题都是性质较为隐私和严重的,涉及了是否被伴侣强迫性行为,是否曾被伴侣殴打等。这些都是作为女...  (展开)
ᴀᴜsᴛɪɴ 2020-04-12 19:06:29

感同身受的心酸

近乎白描的讲述了两个女孩子去纽约打胎的故事,因为真实显得大段篇幅有些枯燥。亮点一是怀孕以后扎鼻环,表现了对自己身体做主以及初期的不安和焦虑。亮点二是表姐一路上的陪伴,即使生气也是转身就好了甚至在没钱以后找搭讪的男孩子借钱。女主难过的时候给妈妈打了电话又挂断...  (展开)
intallkk 2020-04-12 16:28:05

Sometimes

一次从怀疑怀孕,确认堕胎,到最终堕胎的经历,02年,17岁。它甚至没有告诉我们到底造成这一切是因为什么,没有控诉,没有复仇,只有默默吞咽,还有女生和女生之间的守望相助。作为一部电影,两位女生拉着行李箱在纽约走的情节占了绝大部分。钱不够只能逃票、为了成功借到车费...  (展开)
floyd999999 2020-04-12 15:08:45

青春之伤(影评,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推荐几部年度之作,先来看这部---少女成长经历篇。 美国电影《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作品类型:剧情 主要演员:Sidney Flanigan、Talia Ryder 故事概述:少女、怀孕、堕胎、生活 上映时间:2020年4月3日在美国上映 作品获奖一览: 写在前面,想要读懂这部作品的标题,就必...  (展开)
橘意 2020-04-12 11:55:12

从不期待,很少帮助,有时崩溃,永远沉默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里,少女的隐忍与沉默让人很难过。Autum跟Skylar看似已经默认了这样的生活,面对总是在下班时揩油的上司,面对长途大巴上别有用心搭讪的男子,面对同学大庭广众的荡妇羞辱,她们从不回应,很少反抗,有时落泪,总是沉默。 Autum用宽松的外套遮住隆起...  (展开)
Zye. 2020-04-11 22:01:30

一些眼部特写

除了摇晃的镜头,眼部描写特别多,情感刻画细腻得很。 望向远方的眼神,还是不敢面对的眼神。 凝视,还是被凝视。 上台唱歌后,在餐厅。对面坐着父亲和母亲。 唱歌的那个夜晚。 验孕后在家里穿鼻孔。 等车,准备去纽约堕胎。 穿过隧道时,光一阵一阵的,和黑暗交替着。 街头有...  (展开)
超人是天才 2020-04-11 17:59:11

现实如此,仍未改变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之前就知道是个沉闷的电影,却没想到真的如此沉闷,平直的叙事手法在整个压抑地基调下缓缓行进。像我这样本身是享受故事派的人,这部电影的情节确实算不上什么吸引,整个故事情节的核心非常简单,不过是围绕美国未成年人的堕胎展开,进一步刻画了父权社会下套在女性特别是女...  (展开)
情绪稳定的dong 2020-04-11 13:40:54

当我们谈论女性电影时,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最近有一部关于女性的电影,引起了不少女性的共鸣,颇受关注。 最开始,吸引笔者的则是它的名字。 当然,国外有不少人是因为女二超高的颜值而被圈粉的。 更有意思的是,部分网友对影片名进行模仿般的评价: 从不期待,很少反抗,有时落泪,总是沉默。 从不平等,很少关爱,有时...  (展开)
一锅甜魚 2020-04-11 11:12:28

从不平等,很少尊重,有时冷漠,总是失望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整部影片的节奏很缓慢,情节很平淡。但它并不是简介所叙述的那样只是在讲未成年意外怀孕女孩的堕胎之旅,它更着重在讲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安和恐惧。 对于女主和父亲的状态,其实我有两种理解。 第一,强迫女主发生性关系的可能是父亲,通过父亲在家里和那只狗的对话可以看出...  (展开)
mo 2020-04-11 09:20:06

女权你看到了吗?从不被爱,很少关注,有时哭泣,总是I'm fine。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前苏联著名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曾说过,“电影的意义就在于,让他与数不尽或远或近的人物错身而过,让他与整个世界发生关系。” 这部电影的意义就在于此,简简单单的一句“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却直击了无数个曾经经历过性虐与暴力的阴影,又有多少人在此留下了以前躲在...  (展开)
罗老汉 2020-04-10 22:38:40

一根刺向男权社会的钉

2020已降,从韩国N号房事件,到近期烟台的性侵养女事件,女性权益始终受到侵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讨论2019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奖电影《从不,很少,有时,总是》显得意义非凡。 人生看似是一道选择题,本片的题目看似是一把标尺,每一道题都是一种不同程度的伤害大揭发,...  (展开)
Yinanaa 2020-04-10 19:58:45

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你的一生,要经历多少羞辱?

途中遇到的种种侵犯只是开始,在片名揭晓之时,权力的侵犯、淫秽的目光和耻辱的记忆才席卷而来,而这只是她们尚未绽放的生命中平凡的两天。 这诚然是美国版《四月三周两天》,与美国的现实密切相关。如果说前者的背景是苏联控制的罗马尼亚,是匮乏的配给制和赘生于计划经济之上...  (展开)
云童 2020-04-09 22:54:41

你的悲悯来自于你的绝望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虽然电影表面上主题有关“堕胎合法化”,但从电影渗透于每一细节的隐秘思绪里,我看到的是导演对于女性在这个世界上话语权缺失的关注,而“堕胎合法性”是这个命题里一部分需要被探讨的部分,但不仅限于此。 电影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其要表达的主题: 一、从电影中的男性角色方面...  (展开)
半岛虚狼 2020-04-09 14:25:41

选择题答案:n.f.s.a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不乐(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57921275/ 因为喜欢这个名字,汉语译过来充满不确定性,还带有一丝戚戚的苦涩,又有些许理性的诗意,直到影片中,指导堕胎的医护将针对女孩儿被性侵的往事给出的问卷调查...  (展开)
阿布 2020-04-08 21:46:02

我也想要有个这样好的表妹

剧情不是很吸引人,演员却十分自然,片头的那根给自己打鼻环用的别针让我至今全身发麻,无法抹去。表妹真乖,有这样体贴入微的表妹真是再苦都不怕,对臭脸表姐不离不弃,照顾有加。感觉月亮播放器这个是删减版,缺漏感很强。。。。。。。。。。。两位女主的颜值过关,表情到位...  (展开)
只是存在 2020-04-08 01:49:12

真实的青春,疼

可能出品方是BBC的缘故,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记录风格非常的浓烈,这种浓烈让电影拿到了柏林的评审团大奖,也让很多年轻的豆瓣评论家极不喜欢。 不喜欢是应该的,年轻,没有经历过,电影偏记录的视听风格和弱化传统叙述的故事模式让没有经历过的孩子们很难打起精神来...  (展开)
andredao 2020-04-07 20:02:12

2020年评分最高的电影,是一部少女堕胎的青春片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片名很文艺,勾起好奇心。 它的名声很盛。 今年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的得主。 烂番茄网站99%的鲜度。 Metacritic评分高达92,是目前2020年影片中的最高分。 《综艺》、《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都打出了满分。 宾...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后页> (共242条)

订阅从不,很少,有时,总是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