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之后的影评 (114)

晚不安 2022-04-29 15:29:20

追寻记忆与情感的旅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正式踏足影视创作道路之前,作为最出色的视频论文作者之一,郭共达精于寻找和锚定电影中的基本元素或常用技巧,从而通过一支支短片迅速提炼作者导演的风格。这些短小精悍的剪辑实践,已然将他对电影的细致观察展现得淋漓尽致。 因此,无怪乎在长片首作《在哥伦布》中,这位新...  (展开)
被动的观众 2022-03-23 23:43:01

戛纳国际电影节《杨之后》Press Kit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深焦DeepFocus Before Yang: Adapting the Screenplay “杨”之前:从故事到银幕 导演郭共达对沃克·珀西的小说《看电影的人》里的一段话久久不忘。“只要没有淹没在自己平淡无奇的生活之中,人人都会进行自省。认识到自省就是要有所知。一无所知就会陷入绝望...  (展开)
zun 2022-03-20 23:12:14

回忆里寂寞的香气

一.“他者”——杨之死 当一家人亲密地依偎在一起,杨是手持相机,站在画外的那一个,这一刻,他犹豫了。虽然朝夕相伴了很多年,杨终于再次刻骨地意识到他是这个三口之家的“他者”。 这一点,从男女主人Jake与Kyra私下谈论起杨的,都是关于他的功能特性里,得到佐证,也从Jake...  (展开)
纸躯 2022-03-07 09:59:44

这个故事不是非要是“chinese“

前半段我中断了好几次,觉得心酸,很难看下去。 当韩国脸的“中国Yang"跟他的(疑似)日本名偶尔穿浴衣的妹妹Mika讲古代“嫁接“技术,it hurts, in a very strange way。 当他们研究Yang,拆解他,授权维修点,路边摊,科学研究院的人说起关于他的种种猜测,我心里已经悄悄打...  (展开)
我就不 2022-07-27 20:58:06

原著与电影的几处对比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完电影,觉得镜头和情绪韵味十足,但总觉得故事上像是吃了一盘 edamame——精心摆过盘,貌似有点味道,但完全没吃饱。 得知剧本是郭共达改编自同名短篇小说 After Yang,原作者 Alexander Weinstein,遂找来原著对比一番。读完才看出来郭共达都加了什么,去了什么,摘几条供...  (展开)
薯本华 2022-04-07 17:12:06

《杨之后》中的美学政治

阅读原文 不可避免将郭共达的新片《杨之后》和他的前作《在哥伦布》相比较,二者的差异掩藏了统一其间的观念。《杨之后》是一部科幻电影,它设定在一个模糊的未来时间,地点不明,似乎在美国;主角是一个仿生人,或称“科技智人”;《在哥伦布》郭共达2017年拍摄的第一部故事长...  (展开)
小宁波 2022-03-20 16:12:12

东方哲思包裹下的认知觉醒

近些年接触不少亚裔导演,像是赵婷、李·伊萨克·郑。也接触不少含有东方元素的影片,像是陈冲主演的《意》,王颖的《喜福会》。在华语影迷圈,这样的作品总能引起关注,我们始终在探索民族电影的拓宽与融合,期望能相逢一部令人会心的作品,开凿出东方文化渗透世界的另一条路...  (展开)
看电影看到死 2022-04-29 13:02:05

用科幻片致敬小津安二郎,余味无穷

在正式踏足影视创作这条道路之前,作为当下最出色的视频论文作者之一,郭共达精于寻找和锚定经典电影中的基本元素或常用技巧,从而通过一支支论文式短片迅速提炼作者导演的风格。这些短小精悍的剪辑实践,已然将他对电影的细致观察展现得淋漓尽致。 因此,无怪乎在长片首作《在...  (展开)
抛开书本 2022-04-13 20:36:42

韩式力量!席卷全球

2022年注定将载入戛纳历史,日前通过无记名投票,德国人艾丽丝·诺布洛赫将在2022年7月1日接替皮埃尔·莱斯库尔成为戛纳电影节下一任主席,任期3年。 从而戛纳将迎来第一位女性主席。 现年76岁的皮埃尔·莱斯库尔是在2015年接替吉尔·雅各布成为戛纳电影节主席的。艾丽丝·诺布...  (展开)
李轩任 2022-06-13 11:39:58

男女主回看杨记忆时,重复的话语是为什么

整部电影,其实都是在对记忆的探讨。 首先问自己,你自己的童年记忆。 其实就和杨一样,都是一些图片,画面。 然后我们再按现在的“常识”去解读画面。 因为我们的“内存”和杨一样,都会满,都会需要去压缩。 引用一下: https://www.jianshu.com/p/37083a447e14 回忆是对已发...  (展开)
音墙展开 2024-04-06 19:22:41

《After Yang》截图和观感,以前《在哥伦布》的截图也放进来

看到电影里的这句台词,想起以前和朋友对话 “下辈子想变成什么?” “作一只曲子” 现在有了更好的理解:“我现在就是一首曲子,不用等到下辈子。所以下辈子还想作我” 因为每个人都是曲子。理论依据就是:万物皆波 宇宙是意识的投影,记忆是以有形的方式被保存下来的意识,星...  (展开)
Pink. 2022-04-30 09:38:10

《杨之后》:机器人的回忆也有寂寞的香气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杰克夫妇领养了一个中国小女孩米香,他们为米香购买了一个机器人哥哥杨;杨陪伴米香成长,并教授给她中国知识。但电影开场不久,杨就“宕机”了。“杨之后”的故事于是开始:杰克偶然之下开启了杨的记忆宇宙,与杨的相处过往纷至沓来,他也逐步发现杨的“前世今生”。 《杨之后...  (展开)
大老师 2022-04-01 16:10:01

《杨之后》:当看尽潮起潮落 只要你记得我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是什么让你成为你? 是什么让你时常怀念另一个人? 是你看过的窗外阳光明媚,是你路过的大树绿叶葳蕤,是你藏起来的暖风春雨霏霏; 是你们呼吸过的沁人心脾,是你们摇摆过的轻舞飞扬,是你们挥不去的羞涩细语喃喃。 大概东方人最能感受、理解并细腻地表达出人与人之间微妙、内...  (展开)
纯情奶1 2023-12-01 22:29:25

杨之后·短评写不下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果然这片在这分就高,果然很多电影只有特定的人群才能产生共振。 近未来,一对夫妻给收养的华裔小女孩Mika买了一个Techno叫做Yang,作为Mika的哥哥在这个家庭中。 我真的很喜欢人工智能和人的情感的这种内容,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美与浪漫蕴含其中,令人忍不住去回味。 AI会把每天...  (展开)
Akizy 2023-01-16 00:07:42

Before Love, after YANG——爱之前,杨之后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到这部电影的起因比较无厘头——前天团队开会时,老板提起他在飞机小电视上看到一部电影片名《After Yang》,以为是讲“新冠阳了之后”,心想这拍的速度还真快。哪知道类似《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部比较阴郁的片子,值得一看。 因为《海边的曼彻斯特》是我心中的电影No.1,...  (展开)
大雾 2022-08-21 23:05:01

导演采访关于中国设定的一段对话

有兴趣的可以读读: The movie doesn’t really go into much detail about why there are so many Chinese orphans or how Brothers & Sisters came to be the megacorporation that it is, but it all gives you just enough of an idea to wonder. In your headcanon, w...  (展开)
薄荷在1998 2023-08-02 16:33:10

逃离“软科幻”的界定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像做了一场冥想的呼吸练习。After Yang的观影体验就是这样一回事。 第一感受是,电影的质地和《Her》给我的感受很相似。二者都在描述一种乌托邦式的乐观未来:科技发达并用于征途而不是毁灭世界,人们生活安定琐碎,用高概念的科技去做生活里最平常的事,由于科技十分发达于是...  (展开)
嗦罗蜜 2022-07-19 15:36:58

自我想象的东方神秘朦胧之美的耽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电影文本中引用庄子和蝴蝶的故事。 庄子:毛毛虫的末日是蝴蝶的开始。 与南华经,庄子原文说到的,庄子在梦里变成了蝴蝶,自由自在地飞舞,醒来后,感叹:不知道是自己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自己? 这两文本意思完全不一样。前者大概说的是生命的进阶或曰轮回,而后者谈到...  (展开)
罗宾汉 2022-05-04 01:50:22

假如小津安二郎拍科幻片的话……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人工智能是科幻片中屡见不鲜的题材,从20多年前斯皮尔伯格的《人工智能》成为划时代的标杆之后,不少导演都在这个题材上推陈出新,从斯派克·琼斯的《她》到亚历克斯·加兰的《机械姬》,再到去年柏林电影节获奖的《我是你的人》,令科幻片展现出与别不同的面貌。最近又有一部...  (展开)
Huges 2024-04-25 07:08:57

郭导的片子真的都很绝

真的很好看,很绝。 其实我看到后半段的时候,才突然意识到这就是在哥伦布的导演拍的,难怪呢,难怪那么多相似之处呢。 摄影很绝,构图很绝,画面很绝,镜头语言,美学很绝,看他的片子真的都是到处充满了美学的享受,太美了。 配乐绝绝子,继在哥伦布之后,又一部让我看完之后...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 (共114条)

订阅杨之后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