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波的影评 (32)
出轨这件事这么容易被原谅?
《余波》。6分。 詹姆斯·肯特导演,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凯拉·奈特莉、杰森·克拉克主演作品。 英国人对待爱情的我猜可能反而是整个欧洲最开放的。法国和意大利的电影大多是胡来糟蹋演员,很少见正经爱情故事,但英国的正经爱情故事不少,但部分很奇怪,都是女性出轨,出轨...
(展开)
战争主题下的文艺与哲思
BBC拍摄的电影,从拍摄手法到画面感,都透露出十足的英伦复古文艺气息。开头的航拍战后汉堡街景,仿佛把我们拉回到战争过后的废墟现场;女主在车站与男主久别重逢,点到为止又不失亲昵的亲吻脸颊,用细节把把英国绅士、熟女文化阐释的恰到好处;女主与闺蜜在餐厅展开的圣诞节礼...
(展开)
断壁残垣中的生活困苦但是一样也不缺,多的只是仇视的宣泄和孤独的愤懑,也许这就是战争给予我们最直接的“余波”
盟军胜利了,于是英国人占领了德国。一个英国军官占用了一个德国工程师的古堡当作自己的家园,并从伦敦接来了自己的妻子,准备开始战后的生活。但是战争中失去爱子的痛楚深深折磨着妻子,让她对德国人一直存有深深的恨意。虽然一开始因为没有找到居所,还是和英国军官夫妇住在...
(展开)
余波 | 一部浪费了题材的文艺LAN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余波》原著小说出自于毛姆文学奖得主 瑞迪安·布鲁克 ,小说描写了战争结束后英国人和德国人的生活状态,以此来反映战争对人们的影响。这是一个特殊的视角:大震已过,余波不断,胜利者艰难的统治着一个破败的新世界,失败者还在负隅顽抗,人们无法因为战争的结束而欢欣鼓舞... (展开)一部主题被浪费的反战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开始电影就把强烈冲突的双方放置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让我平添多了几分的期待和兴奋~剧情开场是OK的,作为前段的铺垫也做得很好!可突然间,剧情就在娜塔莉问了男主那里崩了!之前埋下的许多亮点到最后都是烂尾了!本来女主跟德国小女生之间的故事线就是很好的素材,却没有... (展开)剧情好尬,奈特利好壮,老公太好。。。
剧情好尬,奈特利好壮。老公太好了。导演偏心小三男。虽然帅,我还是喜欢老公。剧情好尬,奈特利好壮。老公太好了。导演偏心小三男。虽然帅,我还是喜欢老公。剧情好尬,奈特利好壮。老公太好了。导演偏心小三男。虽然帅,我还是喜欢老公。剧情好尬,奈特利好壮。老公太好了。...
(展开)
论孩子对家庭的重要性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主角家庭的悲剧是由于十一岁孩子的意外身亡。孩子在这么大的时候离开,对任何父母都是极其巨大的伤害。二战的时候幼儿的夭折率还很高,如果孩子只有两三岁,虽然孩子死去父母会很伤心,但是毕竟孩子还不能和父母有太多的交互,而且这是父母尚年轻,有了下一个孩子,悲伤总是可... (展开)又是一个字数略超限度的短评
其实前半段,一直到英军总部门前的骚乱,真是不错的。稀缺的反映二战余绪的片子。试图向被占领的德国平民表达同情和尊重的英国军官,他因为丧子之痛而痛恨所有德国人的妻子,没有积极抵抗亦无大恶苟且活过战争并努力忘记过去回归常态的德国建筑师,以及他仇恨一切外国占领军并...
(展开)
千疮百孔的婚姻 也要相伴相随
在盟军胜利背景下,失去儿子的英国军官夫妇占领失去妻子的德国设计师父女之家的故事。全篇都在民族矛盾和情感依靠之中穿梭,在反差和矛盾中扭曲着人性,带着一种隐忍冰冷的清醒,温度冷却不凉。有大量的近景刻画人物内心的细腻变化。视觉和情节极佳。 故事在三个矛盾中发展: ...
(展开)
结局,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吧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查询Aftermath 的中文含义:后果、创伤,作为本片的片名,我觉得“创伤” 更加精确。 女主的儿子死了,一直无法从丧子之痛解脱出来的她和丈夫貌不合神也离,然后,她和丧妻的“房东”不出我意料地发展了一段短暂的婚外情,就在她向丈夫摊牌,表示两人再也无法生活在一起的时候...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