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的影评 (3819)

Apr 2017-07-08 22:56:16

从这部电影里所看到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部电影很平淡地叙述着,但是正是这份平淡让人难过。 很多老奶奶都说不下去,痛苦地掩面哭泣,她们颤抖的嘴唇😭不敢想象她们都经历了什么样的痛苦。当毛银梅老奶奶讲述她童年被母亲丢下来的时候,讲到被骗到工厂去的时候,突然边鞠躬边说いらっしゃいませ、どうぞ的时候😭...  (展开)
第七大陸 2017-08-13 20:16:06

直面苦难并不能消解,不打扰才会不绝望。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银幕慢慢的亮起,周围深呼吸的声音,抽动鼻子的声音,但是大家又那么的克制,仿佛心头肩上压上千斤,喘不过气,浓重凝重。第二次众筹名单放完,掌声一直响了五分钟。 只剩下22位老人,还在这个世界,或幸福,或绝望,或贫穷。我们透过镜头只能看到她们的笑容,她们眼角的泪珠。...  (展开)
梁小胖 2017-08-20 21:23:21

鲜被触及的敏感话题,在如今的电影市场上简直一股清流。慰安妇,涉及的远远不止是历史,伦理,更有丰富的现实意义,当前国际政治,国家间关系,都与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此一个复杂而厚重的题材,不得不佩服摄制组的勇气与决心。我丝毫不怀疑他们身上那种令人动容的责任感,...  (展开)
slowly yuanye 2017-08-16 22:51:08

关于《二十二》一些摘录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日头出来点点红,照进妹房米海空,米海越空越好耍,只愁命短不愁穷。天上下雨路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自己忧愁自己解,自流眼泪自抹干。” “慰安妇”这个词其实是这些年才有的,以前当地人管她们叫“日本娘”,把这些被日军抓走的女人看做是汉奸。” “把这些老人当作亲人...  (展开)
jessica 2017-08-16 13:36:21

铭记历史,自强不息

第一次带父亲到电影院看电影,他很激动,本来打算带他看战狼的,一开始不知道二十二放的什么影片,看完介绍以后直接就买票观影了。等待的时间父亲给我说了很多那个年代的故事,平时少言的父亲说到中国的近现代史,说到国家领导人,就神采飞扬。 朴实真实的看的人心情很复杂, ...  (展开)
灭灭 2017-08-15 20:45:59

把这些老人当作亲人去看待,你的拍摄就有了分寸,问题就有了底线。

这是我8.14看完电影之后的短评: 严格来说 体裁选择上欠缺拿捏 但这样的电影绝不能这么一言蔽之 今天看了一则报道,我为我之前幼稚的评判感到羞耻 节选部分 "我第一次去看韦绍兰的时候,她住的地方家徒四壁,我给了她五百的零用钱。当时我们是四个人去看她,第二天去跟她告别的...  (展开)
落英 2018-08-15 20:30:50

客观平淡的视角,直击人心的力量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部朴素的纪录片,没有用音乐、没有用解说词、更没有历史画面与情境再现,只是用简单的画面,老人或志愿者、工作人员们的口述,诉说了一段黑色、而又发人深省的历史,创造了院线纪录片首个过亿票房的奇迹。 “二十二”照应的即是那被凌辱的二十二个老人,都曾有一段被鄙为“二...  (展开)
何同学 2017-08-18 22:53:49

缺乏厚重感

怎么说呢,感觉确实没什么厚重感,辜负了这个题材,可能是确实这个题材不太好拍吧,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较,都是靠微博自来水撑场面的另一部电影《百鸟朝凤》,每个人看完,或多或少可以得到一点感悟,而这部《二十二》拍出来,感觉真的完全得不到什么收获,比纪录片还纪录片,...  (展开)
旅小程 2017-08-18 13:04:39

自我感觉,不喜勿喷

看了,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纪录片,不懂什么叫优秀,但是感觉故事不够连贯,可能这就是纪录片的真实吧。题材很好,爱国,勿忘国耻,但是看到那些老人总觉得心里很难受,不单是同情其遭遇,更是拍摄对他们正常生活带来的困扰。是,我们应该记住国耻,但是却不一定用这种方式,她们...  (展开)
陳蘇蘇二逼人生 2017-08-17 01:16:06

活着

我原本以为这会是那样一部纪录片,几个老人对着镜头哭诉当年是如何被日本鬼子凌辱,以及之后又是如何在周围人的鄙夷和白眼中苟活至今。 然而,片子从头到尾都很平静。没有煽情的独白和背景音乐,多数时候画面是无声的。但泪水,就在那一张张布满皱纹望向窗外的脸,和旁边加了方...  (展开)
A班江直树 2017-08-18 17:26:44

二十二

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的十四年间,中国大约曾有20万,甚至更多的女性被日军诱骗、强迫,沦为日军发泄性欲、任意摧残的性奴隶。她们在战争期间受尽各种难以想象、难以启齿的虐待,其中大部分当时就被折磨至死。少数幸存者即便侥幸逃生,也是落得伤痕累累,甚至终生残疾。在...  (展开)
蓝墨水 2017-08-18 01:43:11

愿翻过九重山,你仍对世界以温柔 l 观影《二十二》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第一次在电影院,二十来个人一起坐到最后,院线保洁阿姨打扫完,大屏幕上出现“感谢所有观看这部影片的人”才走。 以往看电影总是会特别留意摄影、背景音乐、台词,当然,最紧要的剧情与表演都不可忽略。 这一次的电影,完全打破了所有的要求,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隔着屏幕去...  (展开)
大帆 2017-08-16 22:53:35

多一点关爱,少一些商业利益

今天去看的《二十二》,虽然是真实的经历真实的人物,看着他们现在的生活也着实心酸,虽然应该号召我们去关爱这些“慰安妇”,但是以这样纪录片的方式像电影一样放出,有点太商业了,不该拿着她们的隐私去谋取利益,虽然导演是借钱众筹拍摄的,虽然很触动人心,但我并不认为要...  (展开)
cissy 2017-08-16 17:50:18

有一种逃避叫“我不敢”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本文的开端,是源于昨天看了一部对国内仅存的22位慰安妇(到上映时,仅存8位)日常生活平铺直叙的纪录片,《二十二》。片子拍得非常隐忍、尊重、善良,不刻意找热点,相反避开了很多热点,像冰山叙述法,很多地方只用旁观者或当事人的短短一句话、一个表情,翻折了历史的一个书...  (展开)
叶迢迢 2017-08-16 17:47:44

把她们当成一个普通的老奶奶,就挺好的

排片极少,但是满座了。没有想象中的压郁,更多的是记录22位老人的晚景,诉说一些那个年代经历过的苦难,就像奶奶经常唠叨的话。很少有人佩服一个普通人在苦难后普通的生活着,纵然身边比比皆是。苦难各有不同,但温暖的凝视是相同的。她们有一部分人老无所依,探望的意义大于...  (展开)
余小岛 2017-08-16 17:11:51

一部算不上优秀的纪录电影,却配得上任何褒美之词

用“抢救式记录”来形容纪录电影《二十二》再贴切不过了。 从20万被迫成为“慰安妇”的中国妇女,到32位,再到22位,最后到如今仅仅幸存的8位。随着时间的流逝,数字越变越小,人数越变越少。 不可阻挡的是,这个数字最终会变成零,亲身经历过这一切的人将不复存在。正如影片是...  (展开)
秋天会下雪吗 2017-07-09 16:35:09

如果她们是你的亲人,你看到的还会只是这样的题材吗?

看到有些人一来就说题材,请问你认真思考了吗?如果她们是你的家人,让你来记录这段珍贵的影像,你会如何做?会抓住所谓的题材,把重点都放在她们被强加的身份上吗?那你和因为她们被欺负了而指点她们的人又有什么区别!看到央视调查的栏目(一座慰安所的去与留),中韩学生对...  (展开)
1900kz 2017-08-18 03:28:55

关于那一文不值的道歉

看完了这部影片后,我深思了很久…… 其中包括这部电影存在的意义,它对老人们来说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对我们这些观众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首先,对于片中的每一位老人,大部分人都感叹她们的悲惨,而我觉得自己完全没有资格去赋予同情,我内心悄然升起的只有感动和无穷无尽...  (展开)
Nomad_RK 2017-08-17 11:44:05

观二十二后感

电影的开头是葬礼的开头,似乎征兆着不可逆转的消亡;而电影的结尾是葬礼的结尾,这段历史也终于在一个少有人经过的地方、少有人观看的仪式下入土为安。对于故事的主人公们,愿意讲一段就录一段,愿意说一句就录一句,不想说话就拍张照片,照片也不想拍那么就写段说明。并没有...  (展开)
江海一蓑翁 2017-08-16 12:01:00

《二十二》:轻描淡写背后的生命之痛

作为国内首部在院线上映的关于慰安妇的纪录片,《二十二》并没有如很多人预想的那样,一味主打灰暗的苦难叙事。相反,无论是在摄影的光色选择,还是在具体的叙事推进上,本片编创团队都能给观众以几丝光亮、几丝希望。甚至由于采用了大量具有象征意味的表现手法,这部电影反而...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90 191 后页> (共3819条)

订阅二十二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