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格莉之夏的影评 (46)

感谢这个夏天有你,虽然最后没有在一起。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整部电影的基调比较灰暗,缓慢,是属于【渐入佳境】的标准文艺范电影,看完最后会恍然大悟剧中的很多伏笔和呼应片段,惊呼其精彩! 1.性格差异但互补到不行 桑格莉家庭优越但母亲强势,房间简单的只有一张小的适合卷缩的床和一个随意摆放衣服的行李箱,和她家的豪宅格调矛盾冲... (展开)
谢谢你做自己,我爱你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那种自残倾向的人 是用疼痛让自己清醒 让自己感觉还活着 尝试用身体的痛来代替内心的痛 来惩罚自己 带着些许自责。 后来奥斯特想让桑格莉停止这样的自虐 为她做了同样的事 这样才能成为可以真正体会她痛苦的人 也就是所谓的感同身受 所以她开始信任她 她们就是那个时候 两颗心... (展开)
桑格莉之夏:找到自我的夏天
桑格莉是一个带有隐喻色彩的故事,风格很像德尼,叙事简单,镜头细腻。导演参与创作过一个叫《想飞的轮椅女孩》的电影,同样也是两个女孩子发现自我的故事。这部直接把“轮椅”这个具象的东西丢掉了,而换成了“恐高和情感障碍”这样的非实体感觉,所以影像方面用了很多幻想和...
(展开)

和立陶宛风景一样美的,还有少女的身体
《桑格莉之夏》。7分。 阿兰迪·卡瓦特编剧、导演,尤利娅·斯特波娜妮特、艾斯特·蒂奇主演作品。 虽然它被归类为女同片,但实际上女性之爱在本片中也只是导演想表达的一部分。 在女性的视角下,故事如同镜头一样,缓慢、优雅、不热烈,甚至还很漫长。 少女桑格莉渴望终有一天...
(展开)

Sangaile to Auste: 謝謝你。
這部電影散發著平靜、沉默、溫暖、困惑和愛。Auste 是一位「有藝術感、自己做衣服、攝影師」的女朋友,而 Sangaile 是一位「喜歡飛機,儘管有眩暈、割傷手臂、非常沉默、也是 Auste 的模特兒」的女朋友。 如果更多地關注Sangaile所面臨的其他痛苦和掙扎,這可能會做得更好。但...
(展开)

成长就是记录渐行渐远后的放下
对于(女)同性电影有一种特殊的偏爱,所以在许久不看电影过后再次选片首先看了这部。 一部关于突破成长,面对恐惧最终得以接受改变自由的影片,同性之间的爱情艺术且温暖。 虚实结合的表现方式时常让我有种幻想和现实打乱的感觉,这是一部现实的作品亦或是一部内心的狂想?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