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香港的影评 (11)

阿怪 2013-08-15 22:57:21

《家在香港》——被埋没的现实主义佳作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影片拍摄于1983年,而前一年刘德华才凭借许鞍华的《投奔怒海》在影坛崭露头角,估计本片的主创就是因为他在《投奔怒海》中的表现才选择他的,因为此片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与《投奔怒海》非常类似,都是关注现实、关注政治的作品。影片所涉及的政治话题非常之多,有九七、文革、...  (展开)
Aly 2012-04-17 19:46:57

看八十年代香港人的九七焦虑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 这是一部被很多人忽略的好电影,小时候曾经租过录像带来看过,但是小时候并不能看懂,这样有深意而且写实的电影果然还是要长大成人看过各式各样有内涵的电影后才能理解。 八十年代初期的香港社会跟二十年后的今天内地社会差不多,因此当我今天晚上坐在电脑前面看着这...  (展开)
张楠 2023-08-19 18:49:02

家在香港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家在香港 刘德华加入销售化妆品团队被骗 酒吧喝酒结识外商情妇二人扔掉化妆品喝醉睡了 情妇给刘德华介绍了工作二人在一个建筑公司上班 派对上情妇与两个男人接吻 刘德华与看更的虎伯关系很好 一日黑龙江北姑逃离边境警察躲到刘德华后备箱 虎伯执意留下北姑 刘德华宋北姑找到亲...  (展开)
白姬绾 2021-09-04 16:58:03

家在香港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983年上映的影片。 故事背景是1971-1981之间的事。 那个年代香港房地产的环境不就是大陆的现在吗? 男主是那个时代的香港青年,迷茫且焦虑,没有归属感。 女主是大陆偷渡客,黑龙江人,父亲在WG被迫害致死,她只想寻找一方自由的地方生活。有几个细节很有趣,女主惊叹于香港人...  (展开)
八月 2021-09-01 08:20:47

家在何方

想完全没有粉丝向的聊一部老电影。 有时我会想,认真、努力、天赋、智慧以及格局等等,都是大家已经公认了的他成功的组成因素,但其中真的还有一块不可或缺的拼图,就是机遇。 很多人说他入行正值香港电影最好的时代,但大时代里也不是谁都能摸到好牌——和他同龄的演员还能有...  (展开)
cosmoman 2021-02-26 23:34:29

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忧愁,

80年代的港片给人的印象多是警匪片、动作片、三级片、搞笑片,像这样的文艺片就很少。这部片讲述了中英开启香港问题谈判背景下,香港普通市民阶层的人生境遇,有点类似同期内地的伤痕电影,甚至拍摄手法也差不多,比较老套,似乎是老一代香港电影人的作品。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  (展开)
努力把日子填满 2023-08-05 20:23:49

浅浅析

其实看这部电影是为了找那句“我像一条狗”的台词,因为最近很火嘛,但是看着看着就被女主的魅力吸引啦,第一次听到朱海玲这个名字,但是她真的好清纯,爱死了啊啊啊🥰 好喜欢好喜欢这个女主,正直善良纯真。她去表舅家的那段经历和小稚子👧🏻跟我讲的好像好像,太可怕了...  (展开)
凝羽飞 2021-01-21 00:37:35

你在害怕什么!?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着非常别扭的一部电影,因为导演想要讲述的故事内容如果推早5年还能理解,毕竟那时候逃港潮,文革余波都能去掰扯。 但是你把时间定在了中英谈判的1983,然后又讲一个逃港女和一个香港仔的爱情故事,然后通过逃港女去控诉文革(还是从黑龙江偷渡到香港,这个理想化的东西也就是...  (展开)
Wieland 2010-10-30 22:38:14

“DVCD”的记忆

这部电影太早了,早到即使很多看过这部电影的豆友们也忘了自己看过而过来打个分、留个言。 当时家里刚买了“三碟连放VCD”不久,隔一段时间去一趟宣武市场买几张DVCD的盗版光盘,一般是2元一张。 这张光盘中间有几处不太清楚,情节也忘得差不多了。我现在当然也没有心情再来...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风暴来袭 2014-11-07 23:51:33

论香港回归之恐惧

本片是香港新浪潮的经典之作!可惜看的人太少了,也许这个电影的主题现在不太受欢迎。本片是敬海林导演的两部电影之一,也是最好的一部。 本片围绕华仔饰演的张伟伦而展开!开始伟伦接受化妆品推销员的洗脑教育,梦想通过卖化妆品致富,可现实是残酷的,他的化妆品一点都卖不出...  (展开)

订阅家在香港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