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勒的影评 (9)

kavkalu 2006-11-30 22:17:27

《曼德勒》上帝或恶魔的羊圈

题记: 当我们设计一个制度的时候,总是期望让大多数人感到尽善尽美,可是,所有的大多数在更大的范围里依旧可能是少数人的独权和专横,人们,自从有了文字史后的人们永远成为了城堡边的那位! 此刻,我依旧看见卡夫卡深邃目光里的绝望和冰凉 卡夫卡·陆(KavkaLu) h...  (展开)
seamouse 2006-09-22 03:45:22

社会标本下的艺术品

完成了“良心三部曲”后,丹麦人特里尔就彻底脱离开现实主义的影像建制,以舞台为叙事平面,进行完全相反的表现主义尝试,并树立起各式美国社会标本,这也是其“美国三部曲”的基本调子。而他本人从未去过美国。 不同于《狗镇》聚焦的虚伪卑微小市民标本,《曼德勒》选取的对象...  (展开)
Andrew 2006-07-06 00:04:12

談《Manderlay》(2005) 的批判內涵

丹麥導演Lars von Trier的美國三部曲第二部《Manderlay》(2005),講美國黑人問題。導演因飛行恐懼症從未踏足美國,但他認為美國在丹麥的影響足夠他自稱為60% 美國人,所以有資格拍電影批判美國。 我對上集《人間狗鎮》(Dogville, 2003) 的批判很滿意,真切地表達出美國(以至...  (展开)
youngriver 2006-05-17 00:06:11

寓言性电影

这是一部舞台感很强的电影。不喜欢看话剧的人可能很难认同这种形式。 电影具有明显的寓言性,形式感和现实主义精神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现实主义不是指看起来像真的,...),令人一下子想到了《动物庄园》。 情节的设计非常精心,寓言性的情节设计和出人意料的结果反应了导演对...  (展开)
lukelette 2008-01-06 22:31:32

DOGMA95 - DOGMA05 对抗与交合

Lars Von Trier的美国实验进行到第二部 情理之中 截取了一个介于宏观和微观中间的舞台取景 瞄准了美国最深远尖锐难以调和的种族矛盾 这部混合了奴隶型态和工业型态的对抗与交合的舞台实验作品 即使少了nicole kidman这样的超级大牌撑场 也并不逊色于狗镇 当然就个人偏向而言 狗...  (展开)
屿烟 2017-04-02 21:03:45

细思恐极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算是《狗镇》的续集 狗镇讲的是个人 而曼德勒则是群体 格蕾丝发现了一个仍有奴隶的小镇 她试图还人们自由 因而在小镇上改革 然而获得自由的奴隶们没了奴隶主的命令 似乎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了 整体无所事事 连生产都等着别人的生产计划 这些获得自由的人却不知道如何使用它 格...  (展开)
alpha 2005-12-15 21:21:51

有点意思~

拍摄的方式很新颖。整个电影的场所就是在一个舞台剧样子的场地上,没有花,没有草,没有完整的房子……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V19AR陳 2023-10-09 18:36:35

无题

拉斯·冯·提尔的关切依然是人性,但在本作中套上了美国种族问题的外壳。 故事上承接《狗镇》,相比前作减少了对这种颠覆观众传统观影预期、极度个人风格化、类舞台剧(省略所有与叙述无关的视觉元素)的空间塑造与视觉表现手法的概念的建构过程而直奔叙事这一主要企图。即便风...  (展开)

订阅曼德勒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