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之春的影评 (481)

梅生 2006-03-19 03:41:36

70年后,依然没有华语电影能够超越《小城之春》

下为修改版,发于2018年6月12日澎湃新闻“有戏”。 费穆1948年拍竣于历史拐点的《小城之春》,春虽至情料峭,夹在《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等合乎国情顺应民意的电影之间,上映之后偶有欣赏者称赞它的“美丽的风格”“人事的凄怆”,多...  (展开)
U 兔 2010-01-24 13:46:03

风吹墙荒芜,草动心痒痒——简述《小城之春》中七次城墙表情

七次城墙漫步 看似漫不经心徜徉悱恻 实则每次都是心路的探索 步步小心步步深入 走得惆怅走得惊心动魄 逐个解读,也许只是个人的心理映像 尝试体会,费穆现实主义的隐晦告白 黑幕散去,开场,就见玉纹一人,挎篮凭风,心中苦闷浓得吹不散。飘荡着的独白,只有天空知晓。一个主...  (展开)
静思居士 2010-10-11 23:06:32

《小城之春》全解析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小城之春》是20世纪40年代由费穆导演的一部影片,导演张艺谋说:“我最喜欢的片子有一大堆,不能一一列举,就中国的电影而言,我最喜欢1948年的《小城之春》,我觉得这部影片在当时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我们今天看来,觉得还是不能跟它比较。”而且更值得一体的是本世纪初...  (展开)
睡在巴西旁边 2013-04-14 16:42:15

小城之春:属于东方的含蓄美

1948年的电影了,老电影,很多人眼里的中国第一神片。。。我心中自然是霸王别姬了。。 好波澜不惊的一段往事啊,女主人公就这么娓娓道来,平静地语气下,将生活在小城的日子如画卷般展现在我们眼前,有时候我也在想,也许我们以后的生活都是这般无聊平静吧,波澜不惊,每天重...  (展开)
璐璐 2018-09-21 07:42:34

重看,一些梳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重看,一些梳理,不是评论。 1.四人关系:丈夫礼言,妻子玉纹,丈夫妹妹戴秀,好友志忱。礼言患病,玉纹和礼言生活寡淡乏味,志忱和玉纹是旧日情人,健康又有魅力,志忱到来打破了他们乏味的生活,志忱和玉纹有旧情复燃之势,礼言想撮合志忱和他妹妹,最后却在接触中发现妻子和...  (展开)
momo 2017-07-22 21:43:16

小城之中国传统文化

影片中孤寞萧瑟的小城、残破颓败的家园、杂草蔓生的蜿蜒小道,让人“触目愁肠断”。而三角恋情中一对男女“发乎情止乎礼”的含蓄蕴藉,辅以徐缓的节奏,低沉的情调,看起来凄凄惨惨戚戚,却闪烁着颓靡之美。 特定历史环境中,一幅关照人们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和文化心里结构的...  (展开)
YiQiao 2021-03-23 17:00:49

隐于无形——电影《小城之春》中的“无我之境”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中国美学基本问题研究课程作业 -------------------------------02.SEPT.2020 一、序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率先使用“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概念描述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有我之境”主要指涉创作者将自我主观意识转移至客观对象,通过对客观对象的表现来展现创作者无...  (展开)
Dead杨 2008-12-31 00:53:03

马里昂巴德的春天

故事开始在一个小城的春天,那里没有一丝属于春天的温情和娴静,到处可见的是被战火摧毁后的残垣断墙。周玉纹每天在城墙上徘徊,望着远方,心里有的只是希望死去后的苦闷和压抑。她日复一日的上街去抓药,回去煎药给久病缠身的丈夫,尽着她对家庭的责任和作为妻子的本分。...  (展开)
宋淼 2006-06-04 12:46:51

小城春梦

我说的是费穆1948年版的<小城之春>. 三个人,加上陪衬的小妹妹,一个显示往日大家气派的家人老黄.欲言又止,温良恭俭让,思绪里翻江倒海,看见了只是轻淡的说一句"哦,是你".家国是倾覆了,又平静了,断墙颓园,天色茫茫的望过去,居然有抽空的惶惑.故国破败的背景,旧日的风华自...  (展开)
Ion 2021-04-27 19:15:54

“是它让我们知道中国有电影”(转自深焦DeepFocus)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第二届中国与葡语国家电影展」于2019年7月4日开幕,当晚放映了修复版的经典电影《小城之春》,这也是影片在澳门的首度放映。主办方还邀请到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学者戴锦华教授出席映后座谈《光影流转——中国电影的空间与人》。以下是本次影展策展人乔弈思与戴锦华教授的...  (展开)
赱馬觀♣ 2008-07-11 17:09:34

成也画外音,败也画外音

“推开自己的房门”“坐在自己床上”……第一人称口吻的画外音虽然表面上看只是角色动作的重复,属于电影叙事之大忌。可实际上,在影片特定故事背景以及女生旁白那略显疲惫独特声调烘托下,这种“重复”非但没有累赘之感,反而使观众能更深刻体会女主人公当时孤寂且纷乱的内心...  (展开)
谢景行 2017-06-03 20:54:39

城春草木生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小城是如此地丰富,以至我们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气质,从头到尾,完整而伤感,平静却又是充满了折磨。小城又是如此地乏味,破旧的城墙,残败的古宅,多病的丈夫,老弱的仆人,五个人的狭小空间,满眼尽是些颓败的事物。 电影...  (展开)
把噗 2016-11-04 11:02:58

《小城之春》中画外音的含混性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小城之春》中,画外音具有三种形态,这三种形态超出了我们惯常对画外音的设定,因而具有一定创新性。 第一种形态是出现在电影开始:一个女人现身于破损的城墙上,手里提着一个菜篮子游荡。响起的画外音以第一人称的形式介绍了这些信息并作了引申,由此观众知道这位女性人...  (展开)
ruru酱 2008-01-01 19:03:39

<小城之春>艺术特色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费穆的《小城之春》与众多同时期的影片最不同的是,影片所带有的意识形态色彩较淡。在《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众多表现战乱后社会生活的电影中显得格格不入,于是到了80年代才渐渐被大众所看到,如今这部电影更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界公认的经典性作品。下面就来看看其体现的电影特色...  (展开)
海洋 2010-02-24 09:20:06

小城之春

《小城之春》是部超出了时代的电影,空前或许还会绝后。当费穆的同行们在为新奇的技术,紧凑的剧情和夸张的表演而绞尽脑汁时,他已经进入了人物的心理深处,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完成个人内心的隐秘倾诉。《小城之春》中有诗的韵味,也许费穆自己喜欢里面的气息,故而不觉得那是...  (展开)
萧莎 2008-09-05 17:59:53

此情不应人间有

好像若干年前看过VCD版本,但已经不记得了,看第二遍就是在不记得的路上又走了一遍。好像比若干年前能看懂这本电影,能看出它的好来了。 最令我佩服的是全片的旁白,非常出人意料,中国电影还从未有过这样的尝试,完全是叙事学的高明手段。我想起格里耶的名篇《嫉妒》,也是通...  (展开)
俑上蛹 2006-03-18 22:48:29

真实的玉纹

影片的伟大在于其划时代,但不是说费穆在那个时代就掌握了超前的意识形态,而是说该电影的意识形态放在任何时代背景下都是毫无争议的伟大。 费穆在电影中表现出宽容的诗人情怀,镜头仿佛用了文学的滤镜。关于电影本身我不想说什么,已有太多的评述。我想说的是演员。 ...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24 25 后页> (共481条)

订阅小城之春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