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毁灭的影评 (357)

Joachim Peiper 2009-05-31 10:55:03

废墟中的守望者:记帝国的覆灭——柏林1945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2004年间,Constantin Film Produktion GmbH的两部片子相继问世,《Napola-Elite für den Führer》以及《Der Untergang》,相比之下,我不太喜欢Napola那种细化到一个关于Hitlerjugend的微观层面,当然这也是一直探寻内心深处的方法,但《Der Untergang》更加吸引我,言归正...  (展开)
思考的猫 2005-08-12 12:30:58

当恶魔走向终点

当美国人把萨达姆从更应该是耗子居住的地洞里揪出来的时候,看着当年飞扬跋扈的独裁者的一副落魄样子,我竟也有了一丝恻隐之心。而当今年他那幅自己洗衣服的照片被英国小报披露后,我也为一个老人的晚年的凄凉动容。但是,想想他所制造的那些罪恶吧,他杀害了多少人,他又...  (展开)
向西 2006-03-02 11:20:12

选择与代价

戈培尔说:我们从来没有强迫人民,是他们选择了我们。现在,该是他们为自己的选择献身的时候了。 在我眼里,这是德国悲剧的核心所在。只是罪魁祸首的靶子太易辨认,以致于人们能轻易地将责任推卸到他们脚下,让他们更加醒目、更加明显。只是,行善可以隐姓埋名,人民的...  (展开)
巴士底的猫 2019-11-08 20:16:38

《帝国的毁灭》人物图鉴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 爱娃·布劳恩(Eva Braun) 阿道夫·希特勒的妻子 特劳德·琼格(Traudl Junge) 希特勒的秘书 盖尔达·克里斯蒂安(Gerda Christian) 希特勒的秘书 保罗·约瑟夫·戈培尔(Joseph Goebbels) 纳粹德国时期的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擅长讲演,...  (展开)
瑞鶴 2011-04-20 22:50:39

毁灭的不只是帝国

这是一部我看了很多很多遍的电影,当初有DVD时就买了正版,再后来为了练习德语看了许多遍,很多的对话都反复听过,再后来,那个“元首的咆哮”风靡网络,各种恶搞,我见过的版本不下十个。 现在,我很绝望的时候,也会翻出这个电影看看——这才是真的绝望。 做这个电影的评论...  (展开)
特写蒙汗药 2005-11-05 23:34:12

年轻不是不悔的借口——第三帝国《覆灭》直感

年轻不是不悔的借口——第三帝国《覆灭》直感 “直感”的意思是,直觉的感受,充不得评论之数。打开电脑敲打以下文字的时候,我应该是破天荒地没有连接网路,并且故意切断互联性的交换,不查任一资料,放任必然出现的错与误,“感”而已。 接近凌晨时分,从衡山影院出走,两...  (展开)
瑞鶴 2020-09-20 14:22:45

尼禄法令——希特勒最后的疯狂呓语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导语 人性之深渊不可凝视,在这样的深渊中,毁灭欲是一个绕不开的人性之恶。暴力,打砸抢这类的行为背后都可以看到毁灭欲的影子。当一个身居高位的人有毁灭欲时,造成的灾难可能就更大一些。古罗马的皇帝尼禄因为一些不可名状的原因把罗马城点了,从此遗臭万年。不过在古代,生...  (展开)
WSSF2015 2019-08-19 12:46:45

推荐几本有关“帝国毁灭”的书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945年5月8日邓尼茨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三帝国正式覆灭。而4月30日希特勒自杀以及5月2日柏林沦陷,是第三帝国实际上的灭亡。 如果要全面了解“帝国覆灭”,需要阅读官方正史。因为第三帝国从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就显出颓势,盟军诺曼底登陆后只剩垂死挣扎,直到柏林战役被苏联一...  (展开)
MRanderson 2007-05-29 01:48:28

梦想的陷落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没有国家社会主义的世界是不值得生存下去的。” 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的夫人这样说。于是在柏林陷落的前夕,她毒死了自己的六个孩子,于是她和自己的丈夫一起自尽。 早就听说过《帝国陷落》,却一直没有时间看。终于抽空看了看。这段历史很熟悉,不少书籍都有介绍。但是描写...  (展开)
荷马的玫瑰 2005-08-30 21:05:56

是魔,亦或是人?

《柏林苍穹下》是看过的,不过若非事先晓得,真不会认出眼下的希特勒就是布鲁诺·冈茨。他的演绎下的最后的希特勒,不是魔鬼,只是一个身体孱弱,丧失权威,歇斯底里到病态的“领袖”。却不止如此。通过女秘书荣格的一系列细节回忆,他实际上也是一个在女士面前礼貌有加,彬彬有...  (展开)
md2 2012-07-09 13:22:24

驳Berliner同志的《希特勒的罪行与过错》

目前关于二战的翻案文章,基本都围绕两点,一种是二战是欧洲反犹主义的最终爆发,另一种是二战是一战后列强压迫德国的结果。前者演化为犹太复国主义阴谋论,在黑犹太人的同时也黑了西方文明,后者则把二战变为另一场狗咬狗的利益之争。 这两种观点看似有理,其实大谬不然。比...  (展开)
飛渡先生 2006-08-03 12:14:56

“恶魔”的本来面目

2004年德国电影工作者以他们一贯严谨的态度,为全世界观众奉献了一部反映二战题材的电影《帝国的毁灭》。这部电影以希特勒为主角,讲述了在柏林被苏军攻陷前夕,希特勒和他的将领在柏林地堡下的最后日子。 背景 1944年夏,整个二战战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西线...  (展开)
琉璃萤火虫 2009-09-17 11:04:09

有的没的(这不是影评而是拿电影与考据来的事实对比)

先来看看老魏(魏德林),他当上柏林城防司令跟电影里拍摄的一样,本来因为对敌怯懦的传闻要被希特勒处刑,而老魏的自我辩解让希特勒大为赏识,赏了他做柏林城防司令。电影里没提到他已经是第四任城防司令了,柏林战役中柏林城防分八个防区,由柏林城防司令统帅指挥,老魏当上...  (展开)
Maverick 2013-08-30 16:29:29

《第三帝国覆灭记》电影剧本

《第三帝国覆灭记》电影剧本 文/[德国]贝恩特·艾辛格 译/成城 画面上一幅欧洲中部的动画地图。 一个象征战火的火圈自德国首都柏林燃起,逐渐向四周扩大,几乎席卷整个欧洲,并波及到北非与西亚大陆……而后火圈开始回缩,最后复归到柏林…… (切换) 镜头切换到残余德军士...  (展开)
糖果魔法师。 2017-06-18 21:30:04

帝国的毁灭

战争最后的癫狂,希望逐渐湮灭的背后,信仰的盲目和狂热、人性的拷问和挣扎,在这座堡垒之中达到了巅峰,众生相的真实呈现出一副气势磅礴的画卷,将独裁者的残忍和血腥、将战争的暴虐和冷酷、将人物的挣扎和抗争展现出来。半纪录片的方式略显冗长,却足够真实而恢弘。 分明只是...  (展开)
阿素喇 2012-08-16 03:50:50

转贴:影片中由荣格夫人速记下来希特勒的遗嘱

自从我自愿参加了强加给帝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30多年了。 在这30多年中,我所有的思想、行为和生活中都充满了对自己人民的热爱与忠诚。它们赋予我作出最困难决定的力量,有的时候作出这些决定是极度痛苦的。说我或者任何一个德国人想发动1939年的战争,这是...  (展开)
叶洲 2011-02-17 14:40:54

冷静,严肃,纪实,扼腕

二战题材的电影有很多,也有不少拍的很惨烈或很感人的,但是像《帝国的毁灭》这样强烈纪实风格的作品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自然,它是出自冷静严谨的德国人之手。由正宗的德国人来演的纳粹和由德裔美国人甚至非德裔来演是绝对两样的。德国人的那种独特的冷静和纪律,信仰和职业道...  (展开)
不开灯 2011-11-29 19:04:36

昔日的高墙,今日的鸡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对与错、强与弱之间,我们总得选边站。对此,村上春树曾经说过一句很好的话,“无论高墙是多么正确,鸡蛋是多么地错误,我永远站在鸡蛋这边。” 只是,在这个混沌暧昧的世界里,如何才能区分出来谁是高墙、谁是鸡蛋?而当昔日的高墙成为今日的鸡蛋,我们又该向谁一掬伤心泪?...  (展开)
sosovipp 2013-10-26 22:27:25

语录

在战争期间,一个人无法控制时间。 到处都是官僚,看着就让人难受。 优秀的士兵总能找到食物的。 我再也搞政治了,政治让我讨厌。 我必须解决问题或者灭亡,但必须在柏林。 这不是个阵地,这是个陷阱。 在这样的一场战争中,没有什么平民。 我们的人民这么懦弱,根据自...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7 18 后页> (共357条)

订阅帝国的毁灭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