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吻的影评 (14)

《死吻》:未来的惊悚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五十年代中期冷战缓和的背景下,好莱坞伟大电影中类型片开始碰撞融合。随着朝鲜停战协议签订和红色恐慌消退,雄心勃勃的导演们似乎获得了更多自由来进行类型混搭,甚至反思新时代局势。西部片在《搜索者》中反思过往;卡通元素与歌舞片在《春风得意》中结合;科幻片在《天外... (展开)
影片叙事灾难,经典在于对主题设定的开创性
影片除了开头、结尾,大部分时间都很无聊,叙事不讲究逻辑和结构,只是一味叠加、堆砌一串串的剧情,难怪当年只是平庸之作。至于为什么后来被法国电影界追捧?可能是:一,对“麦高芬”这个设定的开创性和启发性。(麦高芬这个词往往用来描述电影角色会是拼命追逐的物品或人物,...
(展开)

笔记(2020.7.20)
目前唯一一部——我还没看过《精神病患者》——能够与威尔斯《历劫佳人》(重剪版)相提并论的noir。它属于那种电影:其中90%内容诡异地超前于时代大约二十年,而剩下的10%,更令人不安地,提醒我们这仍然是1955。隧道、车灯和低语,旅馆窗外不断拍动的风,从架空的地基看出去...
(展开)

[Film Review] Kiss Me Deadly (1955) 6.2/10
Jumping on the bandwagon of an escalating post-WWII nuclear paranoia, Robert Aldrich’s hard-hitting Film-Noir KISS ME DEADLY (his fifth feature film) sets its cock-and-bull backbone in Mickey Spillane’s titular pulp novel, but substitutes its McGuffin wit...
(展开)

如何拍出既好看又有内涵的电影。
很多朋友看完这部电影是一头雾水,觉得这是个非常怪异的电影,结尾也是莫名其妙。但这部电影在影史中的地位之所以很高,自然有它的道理。 从情节上讲这是一个标准的黑色电影,主人公莫名其妙卷入一场事件中。一开始只是纯粹的好奇,慢慢的深陷其中不能脱身,最后事件谜底得以解...
(展开)

五十年代的恐惧,这部黑色电影说的很细
经典的黑色电影诞生在五十年代,因为那个时候的人们对于未来是担忧的,那个时候的人们的思想是活跃的。活跃的思想与未知的未来之间产生了某种关联,关联过后,人们对于期待着的未来自然有了一种深深的情感,这种情感是不安。而黑色电影正好发挥了这种不安的外在表现。冷战的阴...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