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劫的影评 (24)

聂景朋 2007-12-13 14:39:42

《浩劫》断片

“皈依的人可以在心里偷偷保留信仰,被驱逐的人可以再回来,但死去的人,永远不会再出现了。” “没有哪一个文件里提到‘杀死犹太人’,只有‘最终解决方案’。这个名称意味着,从现在起将要发生一些不能直接去表达的事情。” ——朗兹曼找到的是什么?是一个黑...  (展开)
古尔齐亚 2007-08-28 12:39:05

拒斥不经意的亵渎

<<shoah>>,《浩劫》。纪录片,时长八个半小时,不亚于《铁西区》,导演克劳德兰兹曼。终于在沈阳城的一个小角落里,发现这个珍宝。 因为正好在读richard kearney的《on stories》,作者所例举的三个案例中有一个就是兰兹曼指责斯皮尔伯格的例子,所以才买来看的。 争论其实很...  (展开)
怪盗巴金斯 2013-06-24 09:45:08

也浅谈《浩劫》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今年年中我的生日和大学毕业典礼时间刚好只隔一天。在这充满意义的两天里我决定在观影上挑战自己,于是就选了放在电脑里迟迟未看的《浩劫》。看完后自然心潮澎湃,并以此为契机找来相关文章和书籍,现在正读到前电影手册主编傅东编的《Cinema & the Shoah》。此书的出发点是一...  (展开)
阿伦 2013-06-16 11:28:03

不,请一定把它说出来

九个半小时的电影不用细想都知道会是个灾难,当然成熟的商业逻辑可以把它包装成一种充满刺激的挑战,于是一大批人为了“人生中唯一一次观看九个半电影”的噱头参与了进来。本人亦不例外。 坦率地说,对于奥斯维辛集中营,我除了了解到应该了解的之外,并无太多深刻的见识。...  (展开)
lixunhuan 2006-12-26 22:00:39

影评

1.没有任何人能够对生命作出评价 更不能对其他人关于生命的重大抉择指指点点 人的生死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定下来的 坐在寝室面对电脑屏幕的我们没有资格问这种问题 2.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是全世界所有人类的罪恶(萨特语) 这种恶是绝对不可能被救赎的 3.正如导演所言,没有把电...  (展开)
圆首的秘书 2013-07-01 14:27:25

浩劫 Shoah, 1985

以时长论,本片是我有史以来看过的最闷长的电影。九个半小时,连看四天,从空无一人的地下室,到闷热肮脏的宿舍,到正在上课的教室,最后到鼾声不断的家里。地点在变,坐姿在变,心情在变,但从没想过要放弃看完全片。在此之前,纳粹屠杀犹太人,这个简单的事实被固定在头脑中...  (展开)
理一分殊 2022-04-01 10:04:50

肖珊娜·费尔曼 | 声音的返回:克劳德·朗兹曼的《浩劫》

[美]肖珊娜·费尔曼 著 彭逸芳 译 本文原载于《外国美学》34辑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2021 一 历史和见证,或誓言的故事 “如果有别人可以书写我的故事,”埃利·维塞尔(Elie Wiesel)写道,“我本不会去写它们。我为了作证(testify)而书写它们。我的角色是见证者的角色……...  (展开)
Jessie 2016-08-13 09:56:29

《浩劫》看片笔记: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浩劫》看片笔记: 《浩劫》拍摄历时11年,制作6年(1985年成片),长达九个半小时的纪录片,周浩导演推荐,让我们学习口述历史如何剪辑成优秀纪录片。影片关于纳粹灭绝波兰犹太人,探究曾作为无法言说的残酷之地的当代冷漠风景,令人想起阿伦·雷乃的《夜与雾》。郎兹曼访问...  (展开)
纬誺 2022-01-29 20:41:39

至少于我而言是人生中一次必经的体验。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之前写的,搬运过来。 直到我准备开始下笔这篇文字之前,我还在犹豫要不要介绍这部作品,长达九个小时讲述二战德国纳粹灭绝犹太人种族的《浩劫》无论从内容还是体量来说,都毫无疑问超出了绝大部分观者的承受能力,我写下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推荐你们去看这部电影,它对于大部分...  (展开)
哈哈怪 2021-05-31 13:06:18

见证人类历史的暴行巅峰之后,“写诗也是野蛮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350小时的影像素材,历经11年制作。在正片的9个小时的时间里(影史最长电影前十),法国导演Claude Lanzmann通过人物采访和遗址拍摄(未使用任何历史影像),来试图还原犹太人大屠杀的若干侧面:一个犹太人从被遣送到被毒气杀害的中间过程;灭绝营的运作;一次未遂的起义;波兰...  (展开)
狗肉 2014-02-19 15:24:55

关于《浩劫》的一点想法

我只是标一下,我知道我看不下去 的。》》》我错了,果然在心情低落的时候才可能看完。 本片名为《浩劫》,实为关于浩劫的谈话录,本片的魅力在于采访内容被剪辑为带有节奏感的独白,没有采用任何历史影像,转而采用此时此刻已经没有任何历史痕迹的现场作为陈述背景,整个片子...  (展开)
屈志鑫 2016-06-16 16:48:13

关于更换库尔默夫服役的特种汽车的维修报告

“柏林,1942年6月5号。关于更换库尔默夫服役的特种汽车的维修报告:自1941年12月以来,有97000件货物被处理过,目前这三辆还在服役的汽车并无重大故障。但以目前的观察来看,以下的技术改造是必须的。 首先是货车的正常装载,通常是每平方英尺9到10件,索纳的车型非常宽敞,如...  (展开)
13:57 2015-11-19 21:04:41

致敬《浩劫》

你别拍了,快停下来,不要再问了 不,要拍,你坚持下去 你为何如此残忍不近人情 人情,那是电影该干的事,想要人情,去看电影好了,去看《辛德勒名单》,人们进了毒气室,却只是洗了个澡,脸上洋溢着大难不死的喜悦。可是,那样的镜头,永远不会出现在纪录片里 纪录片只有责...  (展开)
电脑儿童 2021-12-25 21:15:51

世界的苦难

部分采访记录: 1.请记住我的话,特雷布林卡是一条原始,然而效率奇高的死人生产线。 2.最终解决方案:皈依的会背叛,被驱逐的会回来,而死人,就永远解决问题了。 3.“对服役的3辆货车,我认为以下改进是必须的:首先,货车满载将影响稳定性,因此建议减少装载空间;其次,要...  (展开)
ABAGo快乐大胖 2021-07-31 12:39:04

摒弃经典的叙事形式,取而代之的是更激进和更具挑战性的画面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 几十年来,电影如何“见证”大屠杀? 在评写2015年的电影《索尔之子》(Son of Saul)时,理查德·布罗迪(Richard Brody,1948,美国影评人)通过探讨导演内梅什·拉斯洛(László Nemes,1977,匈牙利电影导演)讲述一个人试图将一个孩子埋葬在奥斯维辛集中营(Auschwitz...  (展开)
银河求生手册 2020-06-20 19:00:24

一场《浩劫》的痛苦,我们应以什么身份参与?

9个小时本打算分几次看完,但看至中途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一气看完了。 如果作为访谈录来看,朗兹曼近二十年的苦工让集中营这一死亡生产线的每一个环节都通过亲历者的口述得以还原。但是,《浩劫》这部“终极电影”的概念影响了导演、受访者以及观众,让所有参与者不自主的被这...  (展开)
眼之愉悅 2018-07-05 23:33:29

Cinema Studies Outline& Scene Break Down_SHOAH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R.I.P 2018.07.05 2016年cinema studies presentation Outline Holocaust 到shoah 搬演 mettre en scène 場所與語言 喚回角色的身體記憶與情感,從「證人」變成「演員」staged witness a fiction of the real 打破了時間維度、劇情與紀錄的邊界 也是一種畫面簡潔的表達(影像...  (展开)
owl 2014-06-09 00:32:33

浩劫

灭绝营,屠杀犹太人的工厂。 德国人的严谨竟然在杀人的时候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讲求杀人的效率,竭力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杀死最多的犹太人;毁尸灭迹,组织犹太劳工把未能烧化的大骨头,一块块敲碎,敲成粉末,再倾入河中冲得无影无踪。 九个多小时的电影里,几乎没有杀人现场...  (展开)
Naraku 2023-04-23 13:01:48

导演所爱的波伏瓦对这部影片的评价

我从来没有读到或看到过任何东西能如此感人、如此扣人心弦地传达了“最终解决方案”的恐怖,也没有任何东西能让如此多的证据证明它的可怕机制。朗兹曼把自己置于受害者、刽子手、证人和同谋的角度,这些人比其他人更无辜,也更有罪。朗兹曼让我们体验了一种经历的无数方面,我...  (展开)
栩梓无香 2022-02-08 15:58:25

《浩劫》印象记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应算是部纪录片,电影影像中似乎只有一架记录的镜头,记录不同维度的二战(德国纳粹蹄下)亲历者的述说镜头。参与过纳粹政治的“大小螺丝钉”一一出来说话了。一个是战争忏悔者,两个是战争忏悔者,三个也还是战争忏悔者……他们都出来说话了,说了不同的话,却在说同一种话...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4条)

订阅浩劫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