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城市漫游记的影评 (41)

danyboy 2011-07-02 18:27:55

旅行的意义

Winter,你的名字叫寒冬;Alice,你的名字叫旅行。 31岁的德国记者温特(winter)横穿美国,要为德国的读者写下美利坚风情。西方世界里的1970年代,正是欧洲客重新认识纽约客的时期,他们热烈拥抱美国式的自由与财富,却深深迷失在美国式的大众文化中而倍感失落。当...  (展开)
枪杀杰西詹姆斯 2011-12-12 21:20:41

站在城市路口处的爱丽丝

与维姆·文德斯的初次相遇是在他的那部《柏林苍穹下》。那个时候,我们真的就像是两个在旅途中邂逅的陌生人,我并不理解他。我只能透过他那晦涩冷峻的镜头试图窥视着那个流离失所的灵魂。而我当初记住的只是如溪水般缓缓移动的镜头和如项链般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诗意抒情。其余...  (展开)
沙里寨的沙里飞 2011-06-02 18:45:25

desperado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当失去了自我认同感,也就和世界失去了联系。”     “为什么你总是在寻找存在的证据,你把你的故事和经历当成了生鸡蛋,仿佛只有你能理解。”     “照片永远追赶不了现实(所以我一直在不停的对比照片和现实)。”     落魄的记者飞利浦,在一次想...  (展开)
小A 2008-12-12 02:12:30

Alice and Winter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为了这部片我把公路三部曲买了,其他两部早就看过了,所以有想要歧路或者公路之王碟的朋友我可以送给他。看完这部,貌似除了他早期的短片还有毕业论文片《城市里的夏天》我就看全了,坚持每一部都等碟出来看的,因为下载总是有迫切的情感在里面,那是我不喜欢的看电影方式,尤...  (展开)
RS 2009-12-17 03:45:37

爱丽丝的兔子洞里没有现实

只是观后感。 Alice的剧情,只有一句话。一个外表淡定内心焦虑的大叔,带着一个萌度爆表的早熟小loli找家人的故事。咦,这样一说好像就完全扭曲了。 正色说,公路三部曲里当属这部最好,Kings of road其次。另一个名字,In the course of time。Rudiger真空穿条破背带裤,在他...  (展开)
法罗岛电影节 2022-07-21 22:33:46

FIFF25丨DAY7《爱丽丝城市漫游记》:关于如何使你充满琐屑的生活与世界相连

第25届法罗岛电影节第7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主竞赛单元的《爱丽丝城市漫游记》,下面请看场刊影评人们的评价了! 果樹 有目的却没有方向的流浪。失落感满的都要溢出来了。 欧.尹 文德斯第四部。尽管自《呼朋引伴》后已厌倦这种中年人与孩子彼此救赎的单调故事模板,但《爱丽丝城...  (展开)
朝觐电影 2022-05-29 14:15:04

文德斯和他的“漫游”(“新德国电影”)

典型的公路片,人物一直在走,从头至尾都处在一种“赶”的状态。虽然文德斯这次的公路电影里人物的那种“焦虑焦灼”的状态并没有始终占据人物内心,但从片段中便可窥见人物(更多还是记者菲利普)闪回式的“焦虑焦灼”心理。人物虽不像在《柏林苍穹下》被困在一个地方(柏林)...  (展开)
鱼汤泡饭 2018-05-16 17:37:17

寻找今生今世的证据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2018.5.16于仙二 写在前面:看完有点激动,因为看到了一些《放大》的影子。 镜头语言 公路片,总少不了一些路上的景象。 而这部片子里这样的镜头一方面节奏很慢,很有耐心地浏览,带着一种晃晃悠悠的诗意; 另一方面,又有一种摇滚乐的颓丧、不羁又有点逍遥的气质。 可能是人物...  (展开)
为虾米呀 2017-12-06 19:59:40

游荡的阿司匹林,沉浸在文德斯的不快乐中

深秋时窗外露出格外清冷的色调,仿佛所有的颜色都在凋零,城市逐渐变成灰色,在雾霭和秋风中越隐越深。人类这样敏感而脆弱的生物,最能被此光景稀释掉愉悦,让心中的苦闷和焦躁爬出来,享受一下这冰冷的氛围。此时一部黑白电影能让这些烦恼归于平静,让你不会继续陷落下去。 《...  (展开)
孤獨的牧羊人 2013-05-01 17:15:03

为何你总能说出我的心声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把事情搞砸了,旅途很糟糕。一离开纽约,没有任何收获。一切还是 老样子,没有办法思考。尤其想到事情没有任何改变,我彻底迷失了方 向。我担心会永远这么下去。好几天晚上,我发誓第二天一早就回去, 但我还是继续旅行,听那些令人作呕的电台。夜晚在千遍一律的汽车 旅...  (展开)
绘枫 2023-06-08 11:18:49

文德斯的公路旅行—存在主义式的意义追寻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抱着看另一部《德州巴黎》的心态来看了这部文德斯早期的公路影片。曼妙的摄影,忧伤疏离的音乐,以及迷茫的主角。本以为影片也就如此,但看到最后相当惊喜,原来是一个萨特式存在主义的故事。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美国,男主既摒弃流行文化(砸电视机,讽刺广告)但同时不可避免地...  (展开)
MatthewFire 2011-10-14 00:45:55

小弟的大學要求寫的影評2

參考了IMDB跟豆瓣上許多資料寫出來的....大大們不妨看看 Alice in the Cities Movie Review From the title of the film, it seems that Alice is the main focus of the plot but in fact the film is about a man's search for one's lost self in a strange and alienating...  (展开)
阿三 2023-10-25 14:54:09

永远在路上

《爱丽丝城市漫游记》是一部由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Wim Wenders)于1974年执导的电影。这是维姆·文德斯导演的第四部剧情长片,也是他的第一部获得国际认可的电影,为他奠定了在世界电影界的地位。 讲述了一个德国记者菲利普本来被派去美国完成一次采访任务,然而他任务没有...  (展开)
一熵 2023-01-28 19:56:07

宝丽来相纸、天使与存在

疏离,是维姆·文德斯电影胶卷的底色,其镜头下的人物往往如游魂一般迷失在自我与真实的缝隙中。不同于安东尼奥尼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疏离与无措的聚焦,文德斯是在以银幕为地图,尝试跟随角色去寻找一条通往名为“真实”的公路。 为何需要真实?因为真实是通向我们自身存在的钥...  (展开)
三枪不吃花椰菜 2024-03-12 01:18:21

认同焦虑和没写完的故事

他们的旅程结束在列车上。菲利普还在写他的结尾,女孩还在回家的路上。事实上生活也是这样,没有大开大合的起落。他们还在寻找那个想要的结果,开始在路上,结束在路上。但奇怪的是,你也觉得该结束了,我们很难对所有的事情做出回答,也不是事事都会有一个答案。正如我所爱的...  (展开)
江一横 2022-07-11 20:54:31

关于后疫情时代、影像真实与集体孤独的一些感想

暂停《爱丽丝城市漫游记》下楼去做核酸,短暂地获得一双文德斯的眼睛。那些司空见惯的东西好像活了过来,坐在电车里会百无聊赖,当旁观它驶过生长的寻常时却会感叹它的现代性。城市荒废了,到处是芜杂的草群、水渍,几百米内也不见人烟,高楼一言不发 拿出阑珊的灯火揽客。 这...  (展开)
rar 2015-06-05 10:25:45

并非评论-找到存在的实感是个伪命题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找不到自我认同,感受不到与现实的联系,驾着车不停地看不停地拍,拍下无数照片在影像与现实中焦虑地比较,跟自己絮絮叨叨聆听自我,跟自认为可以沟通的人絮絮叨叨倾诉自我,跟其余一切世间隔绝开来。努力找努力想,想抓到存在的实感,找到意义,却始终如同夹在按下Polaroid的...  (展开)
Brazil 2024-05-23 09:16:57

爱丽丝为何不再游荡于城市之间:借由本片浅谈维姆·文德斯的创作思路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引言 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就像不久前的法国新浪潮一样,西德的影视界也涌现了一大批强调作者性和艺术性的独立电影。这一现象在后世被称为“德国新电影运动”,而在这场电影运动中最著名的导演们,他们被影迷们誉为“德国新电影四杰”,他们是赖纳·法斯宾德、福尔曼·施隆多...  (展开)
张森蝶 2024-03-01 12:40:58

人生如同一部公路片的扩写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爱丽丝城市漫游记》扮演小女孩的Yella Rottländer出演时9岁。她说那么大的孩子根本不明白何为宏图,连稿子也背不下,只记得记忆中的亲密与温暖。每天开拍前文德斯都会为她讲戏,告诉她我们需要一起“play”,而她也乐意扮演Alice。 Yella认为故事是关于一位青年男性和女孩...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41条)

订阅爱丽丝城市漫游记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