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風暴》中林家棟的角色才是最大反派,目的只在於誘使劉德華的角色和他一樣犯罪

如果《風暴》中林家棟的角色才是最大反派,目的只在於誘使劉德華的角色和他一樣犯罪
https://www.douban.com/people/1180239/reviews 之前三個月的評述鏈接
2013年袁錦麟導演的《風暴》,方便拿來跟諾蘭的《蝙蝠俠之黑暗騎士》放在一起比較或討論嗎?我覺得可能不方便,倒不是因為成本或場面與特效,而是因為前者裏面沒有“蝙蝠俠”。
這話聽起來可能像個笑話,《風暴》也有“三”個人,劉德華,林家棟,胡軍(呂良偉)所各自扮演的角色,如果說劉生的角色很容易對應“雙面人”檢察官一角,胡呂二位暫且對應小丑,那剩下來的林家棟,照理也沒得選,只能當“蝙蝠俠”了,但可惜的是,他最多是個蝙蝠俠的模仿者,還穿著冰球護具,不管從人設,情感,以及結局,都無法靠蝙蝠俠更近一些。
所以先講一個小結論,如果要比較,《風暴》還是跟之前評述過的2005年的《殺破狼》更般配。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317383/ “如何讓《殺破狼》遠離銀河映像般的“團滅”賣慘傳統,而離《洛城機密》式的經典稍近那麼一點點”。
《風暴》和《殺破狼》的開場或者說是前因,幾乎就是一樣的,只不過《殺》的開頭很快就交待了一下,而《風暴》幾乎用了一半的篇幅。一個正直,守規矩的員警,總是想逮到一個囂張跋扈的反派,卻總是“棋差一著”,因為反派不講“規則”,為所欲為,殺證人殺臥底,還包括小孩……員警覺得再這麼下去,恐怕永遠也抓不到這反派,時間也不站在他這一邊,於是他忍痛放棄了原則,選擇了“非常時期,用非常手段”……如果說到區別,也就是劉德華的角色沒有像任達華所演的那樣,身患絕症,時日無多,也就更百無禁忌了。
這可能也是香港電影界的一個大問題,同樣的一個,或者說半個故事,十年前的《殺破狼》已經拍過了,還比較精簡,十年後《風暴》再拍一遍,還用掉幾乎一半的篇幅,這到底所為哪般?
而且有些元素渲染了一番,都沒派上用場,比如那個自閉症女孩,除了可能讓人聯想起江老闆的另一部得意之作《海洋天堂》之外,好象也實在沒有提供更多的發揮空間。
胡軍和呂良偉扮演的反角,都很狂妄,在行動計畫的安排上,也都不設上限,火力管夠,而《殺破狼》裏的洪金寶,除了半夜之後接管地盤外,跟員警的對抗中更多是“單挑”,而不是有具體的犯罪計畫。但問題是,胡呂二位的想像力也就止步於拿吊車吊運鈔車,除此之外,就沒有更詳細的細節規劃了,一切靠槍和子彈說了算,當然還有口罩。
這種應該比《衝鋒隊之怒火街頭》裏於榮光所演的內地悍匪還要有底氣,和不折手段,但同時也導致一個問題,就是犯罪手段與方式極度單一,《風暴》裏就是在大街上蒙面“攔下”運鈔車,搶之,於是劉德華角色所帶的員警團隊,所能做的,也就是查沿途監控……在這邊還是再提一下《黑暗騎士》,小丑雖然手段也非常毒辣,但絕不單一機械,甚至還有一套完備的“哲學”與“社會學”思想,於是蝙蝠俠跟他的對抗,甚至是對話,都能被烘托上幾個層次。
再說下《風暴》的結尾,從劉德華角色後半段黑化開始,他其實已經被“逼”到沒有什麼回頭路了,就像《黑暗騎士》裏的檢察官,或者《殺破狼》裏任達華所演角色一般,但問題是,最後意外死掉的,卻是林家棟的角色,也就是那個本來應該對應蝙蝠俠的傢伙。不管劉德華最後為什麼不向林家棟開最後一槍,還幫他“恢復”名譽,他自己又為什麼主動投案自首……這似乎已經不是什麼配合審查制度所能解釋的了,而是這個故事本身進行到最後,難以自圓其說,相信就算是諾蘭,要是在《黑暗騎士》收尾時將檢察官與蝙蝠俠的結局互換,也一樣無能為力,因為這違背很多最基本的故事定律。
基於以上的對比與分析,我對《風暴》這故事的設想是這樣:林家棟和劉德華角色在讀書時,不止在柔道方面是競爭對手,別的方面也是,甚至包括追的女孩,但後來兩人因為考了不同學校而漸行漸遠。林家棟之前不是因為當古惑仔搶劫而坐牢,而是由於金融犯罪,也就是說出事前,他也非常體面,不輸給當員警的劉德華……而第一次搶劫運鈔車的現場,林家棟開車誤入,確實是意外,他的車正巧刹車失靈,但因為真的是“太巧”了,於是劉德華懷疑林也是同夥,但林對此非常痛恨,只是表面上沒有發作。他不想被當年學校裏的“競爭對手”看扁,更不能忍受被他懷疑,從對手莫名變成“敵人”……而胡軍這邊,也很“看中”林家棟,過來謝他出手“相救”,胡軍眼下正需要像林這樣有車技有膽量的主兒。林家棟百般解釋是“意外”也沒用,就跟對劉德華解釋無效一樣。而胡軍更威脅他,要麼入夥,要麼死……“威脅”也不僅來自胡軍這邊,之後當劉德華意外得知胡軍真的要求林家棟入夥後,便希望他當臥底,林家棟之前精通金融,而此時不用怎麼算計,也能得出結論,這回他夾在警匪中間,一定玩完!
其實胡軍早就料到劉德華會找林家棟當臥底,只是想利用他做為棋子,耍員警玩。具體的做法,就是讓林家棟故意通知警方,接下來會被劫的時間與地點……劉德華帶領團隊出動,確實也有劫案,也發生槍戰,但對方不是胡軍的人馬,而是呂良偉的。而與此同時,胡軍帶著自己的手下,也包括林家棟,在別處作案,輕鬆得手。
這也就意味著,呂良偉的手下裏有胡軍的人,通風報信,而胡不惜出賣呂來保全自己,借刀殺人。而林家棟陰差陽錯的就陷到了三方中間,危險係數更上一層。
劉德華本來對林家棟就不信任,更別說發生了上回胡軍“聲東擊西”的事情之後,於是他便又派了一個臥底,那就是薑皓文所演的角色,薑有個自閉症的女兒。不過很可惜,薑皓文的臥底身份很快就暴露了,被胡軍殺死,而林家棟保護了那個自閉症女孩。不知為何,那女孩跟林家棟在一起時,就很安靜,而跟劉德華一起時,反而一直喊叫。
接下來胡軍可能是跟員警玩膩了,準備離開香港,林家棟把這消息通知了劉德華,也就意味著,再不找到確鑿證據定他的罪,可能永遠沒戲了。於是林家棟給劉德華出了個主意,故意栽贓胡軍,製造證據定他重罪,但這事,還得劉德華同意才行。劉考慮再三,同意這麼做……
可沒想到,庭審還沒結束,劉德華栽贓的事情就被媒體曝了出來,與此同時,胡軍在押送途中被幹掉,而動手的是呂良偉一撥人。而劉德華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便像很多電影裏的孤膽英雄一樣,擺脫管控,自己去查出“真相”。於是劉趁胡軍被幹掉的混亂之際,也逃離了現場,找到了林家棟,但此時林已經被呂良偉抓住。林家棟解釋栽贓的事被抖到媒體那裏,也是呂良偉所為,而他自己是被逼無奈說出來的,接下來雙方大戰,劉德華槍挑呂良偉整個團夥,和林家棟一起全身而退,並且證明了自己的“清白”,以及媒體的“造謠”。
事情與風暴都過去了,臥底林家棟和“官復原職”的劉德華,還有那個自閉症女孩一起小酌慶祝。兩人回憶起前段時間的出生入死,成敗榮辱,不禁唏噓,劉德華覺得還是學生時候單純好玩,也幸福,林家棟微笑不語。自閉症女孩之前從來不說話,但此時可能是被溫馨的氛圍感染到,竟然開了口……而她不說則已,一說驚人,所吐露的內容,足以證明她老爸,也就是薑皓文所演臥底,原本可以不死。薑皓文當初坐牢時,跟林家棟有小過節,薑沒放在心上,但林一直記恨著。之前林家棟知道薑臥底身份暴露,會被幹掉,也有足夠時間通知劉德華,或者薑皓文本人,但他沒有那麼做,只是因為薑皓文之前小小的得罪過他。
而對付劉德華,林家棟也是如此的心態與手段,他一直不能忍受別人瞧不起他,更反感劉德華的角色總是一副大義凜然,正義的化身。他要證明,人只要形勢所迫,都會犯罪,就跟他當年一樣,就連劉德華這樣的,也不例外。於是之前他勸說劉德華栽贓胡軍,事後又把這事抖了出來,是他主動,而不是被呂良偉逼迫。
林家棟真正“大反派”的身份暴露後,兩人槍戰,林家棟中槍受傷,他又一次“教唆”劉德華開槍殺死他,這樣就死無對證,劉之前的栽贓也不會被二次揭發……這回劉德華沒有聽他的,而是把他送到警局,讓他活著看到,劉德華交待之前的罪行,以此證明,雖然人都有可能一時無法抵制犯罪的誘惑,但同樣也會有改過自新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