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撇一捺皆风情
文字的力量,无需言说。它是文明的载体,间架结构之间荡漾着历史的回响。《如果国宝会说话》这部短小精悍、每集仅有五分钟的纪录片的成功,或许有很多因素,如严谨的历史信息,精美的器物,诙谐的讲解;但在我看来,最加分的是它精妙绝伦的文案。
在《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如诗一般对仗工整的文字,时而有趣,时而古朴厚重,时而可爱,真是令人欲罢不能。真是堪称纪录片中的“百万文案。”
“六千年,仿佛刹那间。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这句出圈文案来自于《人头壶》篇,刚播出就火遍全网。广大网友纷纷表示,“好有泪点因为!好感动”“文案太棒了要加鸡腿!!!”。为什么简单质朴的文字却如此戳中人心?答案是,这短短几句话道尽了中华大地的历史渊源,展现了时代的变迁。
“村落成了国”,代表我国从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符号成了诗”,意思是先民们创造了象形文字,由此,文字开始生生不息的繁衍进化,并最终达到了诗的至美境界;“呼唤成了歌”,则表示了最初用来捕猎的原始呼唤,经历漫长的时间演变,成为了歌的源头。一句话,涵盖了政治制度,文化源头,古代中国的发展脉络跃然于屏幕之上。而六千年的厚重,自有一派神秘力量,沉甸甸压在人们肩上。这样的文案带着历史的沉淀,带着快餐文化所没有的质感,在这样快节奏的时代里脱颖而出。
简单的文案,质朴的描述。而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还有这些。“五千年的风早已止息,而它还保留着风中的姿态”,“他们沉默无语,他们无需言语。这双见证过中国最早王朝的眼睛,依然注视着人来人往”,“因为刻骨,所以铭心”。这些文案如歌如诗,带着散文般的轻快,也带着历史的庄重,像一位沉静女子在耳边轻吟浅唱,却掷地有声。它们都围绕各自所描述的文物,抓住文物的核心气质,一击即中现代人敏感柔软的内心,产生共鸣。“因为刻骨,所以铭心”,这句文案来自于《殷墟嵌绿松石甲骨》一集。根据甲骨文雕刻与龟甲兽骨的特点,化用成语刻骨铭心,又暗喻了甲骨文后的文化意蕴和影响力,真是令人叹服。而“胖胖腿的鹰”则让观众笑而喷饭。用“萌萌哒”来形容国宝陶鹰鼎,则是古典与现代网络流行词汇的美妙融合。这些文案借文物之风,乘着历史的轻快与厚重,也带着艺术的美感。
现在的社会,缺的就是沉淀。快节奏的生活,城镇化的大趋势,让越多越多的都市人迷茫在灯火通明之处。现代人的崩溃,是站在那里纹丝不动,而心中早已暗潮汹涌。任雨打风吹,我自巍然不动。这种传统的中国美学观念,是现代人所欠缺的。而《如果国宝会说话》这部纪录片的文案,恰好迎合了这种美学观点。
在这样一部纪录片里,我们能看到一件件精心制造出的器物。先人们出于本能,或熔铸,或陶冶,或雕刻,或打磨,历经辛苦才能得到一件足以流传百世的器物。它们有的用于生产生活,有的用于神鬼祭祀,有的用于捕猎;但经过时光流逝,他们都被赋予了艺术的气息。生活逐渐成了艺术,成了无言的诗歌。而时间,是最绝世的诗人。这种古朴,这种质感,带着几千年的风,缓缓地吹过我们。它不急不缓,却自有力度。它教会我们,如何与时间融合,如何与时间不较劲。
如果对这部纪录片的文案予以评价,我会说:温润如玉,不动如山,一撇一捺皆风情。这种文案,才是人们真的喜欢的,需要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既可以带来实际可观收益,又可以丰富观众的精神世界,开阔观众视野,真是两全其美。短小,精致,厚重,温润。从中可以窥见活的历史,还能见证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节,以及特殊记忆的真谛,还有不变而永恒的美感。
文案让文物活起来了。
我们凝望着最初的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