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期,终于找到能和妈妈一起追的剧


在这个非常时期,每天和菜妈妈在家里追剧,打牌,跟她学做菜……主要还是各自追剧。她在电视上看国产剧,我在 iPad上看英剧,同一个客厅,不同的世界。
然后前两天,我跟她商量:“今晚把电视机让给我呗。”
有个新开播的国产剧叫《安家》,据说它购买的是我大爱的日剧《卖房子的女人》的版权,出于原剧粉丝的好奇,我想看两眼。

可能因为同是亚洲国家,买房子都是每个人一辈子的大事,这件事情是可以超越国度而共情的。
作为《卖房子的女人》的忠粉,看了两集《安家》,意料之外居然觉得本土化得还不错。

第一、我了解了一下,这个剧是规规矩矩买了日剧版权的(这一点要首先提出来表扬)。然后又认认真真找了国内的编剧来写剧本,并不是拿来就算,也不是生硬移植。所以很多细节都不突兀,而是令我们感觉熟悉。
比如日剧中房产公司设在写字楼里,而《安家》里的房产公司就是我们平常会在路边看到的那种一遛儿的门店。大家晨会还要在门口唱歌、做操、喊口号,这也是充满了中国特色。

第二、精华部分保留。《卖房子的女人》中我最喜欢的部分就是女主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将不同的房子卖给不同需求的客人。《安家》本土化保留了这一部分,孙俪演的房似锦有一句台词:“每套房子都有它命中注定的主人。”
第一集,她就接手了一套跑道房,这个房子有个房间在屋外,10年都没能卖出去。她将它卖给了海清饰演的宫医生一家。海清演的女医生,一家人挤在一居室里,她晚上回家要改论文,就只能去洗手间坐在马桶上……之前看房就一直想要一个储物间,现在终于有了一个独立于房子外安静的小房间。

第三、所谓改编绝不是照搬。很多日剧本土化不成功,有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日本与我们在文化上的天然差异。我们有我们的夜宵烧烤,他们有他们的深夜食堂;我们有我们的啃老族,他们有他们的高等游民……
《卖房子的女人》中为了表现女主工作狂的形象,用了一种机器人式的演绎,眼睛基本不眨,催人干活就喊:“Go!”然后配合鼓风机吹头发。这种“颜艺”的表演方式在动漫文化深入人心的日本影视剧中一点都不突兀,但出现在我们的影视剧中就很辣眼睛。《安家》显然舍弃了这样的演绎,孙俪演的房似锦就是个专业度很高的房产中介,并没有任何夸张的令观众不适的演绎。甚至对于房产公司洒狗血似的晨会唱歌喊口号还提出了批评。

第四、只有强调专业,才能做好我们自己的职场剧。日剧的职场剧一直拍得非常好,究其原因,没有其他,就是展现得够专业。而看了太多假借职场名义谈恋爱的偶像国产剧后,《安家》中的孙俪终于展现出一个职场人该有的样子。
前两集中她卖房子不是像以往国产职场剧中靠耍嘴皮子或者煽情,而是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带工具去现场测量,拍照,记录,进行简单装修凸显房子特色,与客人需求匹配。还跑了房子的周边,绘制出小区附近的地铁、公交、超市、药店……
忍不住想说一下:服务行业真正能打动人的绝不是靠煽情啊,喊客户几百声“哥”“姐”,都不如业务能力专业靠谱啊。
房似锦去宫医生家里卖二手房那里也是,整理后拍照是为了让房子更具卖点,站上凳子拍完下来,还记得擦凳子,细节好评。
她去医院找宫医生,我当时特别害怕这一段崩坏,变成“女主废寝忘食死缠烂打终于凭借自己的善良努力打动客户”。《安家》没有这样,甚至借宫医生角色之口批评了这种以往会被我们影视剧歌颂的“强买强卖”行为,而房似锦与客户的交流也只是点到即止,递上自己的名片后就默默退在了电梯外面,不再打扰。

第五、如何才能本土化得接地气?这一直是很多改编日剧的国产剧烦恼的地方。很多这样的剧,就像直接把日本鸟居照搬到了中国大街上,怎么看怎么格格不入。
《安家》在本土化上目前还没有让人觉得太突兀的地方。因为加入了很多我们熟悉并切身的中国社会话题,比如:要生二胎了需要换房;比如:房产证上儿媳妇要求加名字,再比如:为了买房假离婚……
很多看似无意的台词也充满了生活气息并紧扣了社会脉搏。宫医生大着肚子还在做手术,和同事聊天说:“提倡要六个月母乳,但又只给三个月产假。”真是一下就说出了很多电视机前观众的心声吧。
还有她和房似锦聊天,谈这些年的变化,说:“工资没有人口涨得快,人口没有房价涨得快”。她和老公两个博士,却还在愁房子,房似锦说:“如果在这个城市,你们都买不起房,那就太不公平了。”正是这些平实但来自现实生活的台词丰富了这部剧。

除了台词接地气,角色的接地气也很重要。我太喜欢谢亭丰了,他像不像你身边会出现的那种老同事?话剧演员出身的杨皓宇把这个老油条的角色演得太好了。简直一颦一笑都是戏。前面还客客气气地将客人一家送上车,车一开走,他就来了一句:“钞票么一咪咪,要求么多来西”。人物一下子就生动了。
自己卖不出房子,说:“业绩不好只能怪时运不济”,劝同事说:“攒攒资本,镀镀金,给她点color看看。”和房似锦说房源:“万家团圆是你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军功章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真是茶杯不离手,小词顺嘴走。

第六、关于本土化的广告植入。是的,最后我要来说一下关于广告植入的敏感话题。反正现在大家都知道影视剧里是要有广告植入的,但很多导演植入广告跟直接插入广告也没什么区别。于是出现了女明星对着深夜食堂的一碗方便面流下了激动的口水这样令人匪夷所思的情节。
《安家》第一集有一个奶粉广告,我觉得可以拿来作为很多国产剧广告植入的范本。因为它融入到了故事情节中。宫医生做手术,房似锦打她电话不接。房似锦透过宫医生装资料的奶粉纸袋,找到奶粉门店,再通过门店工作人员“这是宫医生,我们经常邀请她来做讲座”从而顺利找到了医院。
这至少证明编剧、导演为此动了脑筋。

第一集中,房似锦工作了一天终于回到自己的租屋。那边,宫医生也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回到家中。
在这里,导演有心地做了镜头的来回切换。房似锦拖着行李箱上楼梯,宫医生推开家门轻手轻脚绕开地上的玩具;房似锦进入一个人的房子去到自己的房间,宫医生先去看了和父母睡在一起的小孩又看了睡在客厅的丈夫;房似锦打开电脑啃着面包继续工作,宫医生拿起电脑进到卫生间完成明早要交的论文……
我和菜妈妈这两天都准时蹲守在电视机前,一起开心追起这部剧。这样不悬浮半空,不过分夸张,贴近我们生活的剧,正是最近和家人一起宅在家里需要的。
我们看的不止是电视剧里的喜怒 哀乐,更是我们自己每一天在房子里的家庭生活,是我们自己的安居乐业、万家灯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