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重庆兴衰百年史
这部纪录片虽然叫《城门几丈高》(The city wall is falling down),但实际上却是一部近代重庆兴衰百年史。短短五集,分别讲述了历史上第一位通航川江的外国人、“以山为城、以江为池”的建城理念、轰轰烈烈的实业救国热潮、因地制宜的社会文化改造、战时陪都受重创后的浴火重生。
“朝天门大码头,迎官接圣;翠微门挂彩锻,五色鲜明;千厮门花包子,白雪如银……”小鼓一敲,方言一起,歌谣一唱,故事还没开始,山城特有的“调调”就来了。
十七座城门为何九开八闭?
重庆第一任市长如何迁坟拓城?
吴敬琏先生的外曾祖父怎样开办工厂?
为什么重庆很多老建筑都是用的亮瓦?
《城门几丈高》用史料、文学经典、歌谣、旧影片……串起一座内陆城市兴衰变迁的一百年,观之既有历史之大格局,又有街头巷尾的小趣味。
不大肆渲染,也不刻意煽情,只是客观、克制地描绘了重庆近代动荡的历史、别具烟火气的市井生活、乐观而略带匪气的“重庆人”——所谓“重庆人”,既有为这座山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外国友人,有高唱着“嗟我少年不发奋,何以卫此美丽之山川”的学生兵,有为了抗战倾付一生心血的卢作孚,更有在战乱中收拾旧山河、在新旧交替的时代里“野蛮生长”的每一位老百姓。
我最喜欢第二集的末尾,影片复原了因城市发展而被拆除的朝天门城楼和城墙的模样——
“掠过江面,走完高高的石梯,眼前就是朝天门。城门洞上,‘古渝雄关’四个字赫然在目。”
“现在,雄关不再,城门已开。”
这篇影评有剧透